大玉儿身边仅剩幼帝福临、后妃宫人,太监二百余持械而立,宫女百余——这般乌合之众,岂能抵挡?
“降者不杀!”敌军喝令。
太监们却纹丝不动。
为首的老太监高呼:“为太后和皇上尽忠!”
话音未落,他挥刀冲杀而上,其余太监也纷纷效仿,悍不畏死地扑上前去。
“倒有几分忠心!可惜不自量力!”
“一个不留,杀!”
三百戚家军铁骑对阵两百余名无甲无马、仅持刀剑的太监,胜负毫无悬念。
战局完全呈现碾压之势。
戚家军手起刀落,如斩草芥。
太监们挥舞兵器冲来,尚未近身便被砍翻在地。
即便偶有刀剑劈中戚家军,杂乱无章的劈砍也难破铁甲防御。
短短片刻,两百余太监尽数伏诛。
幸存宫女惊恐跪地,哀声乞降:“求将军饶命!”
大玉儿见大势已去,只得放弃抵抗。
为保全母子性命,她被迫低头归降。
至此,小皇帝福临、太后大玉儿及中宫太后哲哲等一众皇族尽数被俘。
---
**
济尔哈朗懊悔不已,痛骂自己竟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盛京已失,若救不回皇帝与太后,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他急令全军回援,不料两侧骤然亮起数百火把——竟是埋伏的精锐骑兵!
“大势已去!”济尔哈朗面如死灰。
未及清军列阵,六百戚家军已怒吼着冲向两千溃军。
六百名戚家军如利刃切豆腐般直插清军阵中,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仓促调头的清军本就阵型大乱,遭此突袭更是指挥瘫痪,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尽管戚家军骑兵数量仅有清军三成,但精妙的配合让他们的屠戮效率惊人。
接连的混乱、恐慌与死亡彻底击垮了清军斗志。很快就有骑兵抛下兵器溃逃,却被吴惟忠率领的百骑斥候在外围截杀。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这全是朱慈良的精心布局。他早料到盛京城易入难攻,尤其皇城守备森严,强攻必损兵折将。既然难攻,不如引蛇出洞——故意留出北门通道,实施"围三阙一"之计。吴惟忠的伏兵就等着歼灭从皇城逃窜的残敌。
为弥补兵力劣势,朱慈良设下调虎离山妙计:百骑诱敌,三百骑突袭擒获皇帝妃嫔,六百骑设伏截杀。果然济尔哈朗中计,大玉儿与福临被俘。当清军匆忙回援时,又遭六百伏兵侧翼突袭。
"天亡我也!"济尔哈朗目睹八旗精锐被屠戮,发出绝望的嘶吼。亲卫们拽着他的马缰急劝:"王爷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这位亲王还想拼死救主,却见一名浑身浴血的戚家军骑兵,在身中两刀后仍连斩五名八旗勇士才轰然倒下。
这支神秘的敌军个个勇猛无畏,战术配合天衣无缝。
济尔哈朗陷入绝境,他麾下残兵根本无力抗衡。
更令他恐惧的是,漆黑的原野中是否还藏着更多伏兵?
"我济尔哈朗,愧对大清列祖列宗!"
他猛地抽出佩剑就要自刎。
"王爷三思!"
亲卫统领眼疾手快夺下利刃。
其余亲卫一拥而上,将济尔哈朗击昏,架着他向西逃窜。
按照军规,主将战死而亲卫生还者皆需殉葬。
为保性命,他们必须阻止济尔哈朗自尽。
吴惟忠率部追击片刻,斩杀二十余人后便收兵回营。
毕竟清帝与太后均已就擒,逃个亲王无伤大雅。
残余清军早被戚家军铁骑杀得溃不成军,两千人马折损过半。
主将遁走后,残部彻底丧失斗志,纷纷弃械乞降。
"格杀勿论!"
吴惟忠对降卒毫不留情。
清兵惊觉求生无望,仓促拾起兵器作困兽之斗。
终究难逃覆灭命运,尽数殒命沙场。
黎明微光中,战场再无活口。
两千清军除济尔哈朗亲随外全军覆没。
待首级清点完毕,东方已现曙光。
吴惟忠押解着福临、大玉儿等人班师盛京。
此时城内战事渐息。
大部建奴伏诛,零星顽抗者已成瓮中之鳖。
燃烧整夜的大火终于渐渐熄灭。
士兵们正忙着打扫战场,扑灭残余的火焰,将一具具 ** 整齐排列在街道两侧。
整座盛京城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气息。
当朝阳的第一道光芒洒落时,经过整夜激战的盛京城终于归于平静。
朱慈良心中充满喜悦,这座重要的城池如今已在他的掌控之下。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
从今往后,清军再难有机会进犯中原。
这时杨森快步走进来禀报:"殿下,残余敌军已全部清除!吴惟忠将军成功俘获清帝及其后宫嫔妃,现暂押于永福宫内。"
由于事先就派吴惟忠设下埋伏,活捉福临和大玉儿本就在朱慈良预料之中。
他更关心的是战损情况:"此役歼灭多少清军?我军伤亡如何?"
"初步统计显示,城内击毙清军九千三百人,加上城外斩杀的一千九百余人,总计超过一万一千人!"
"我军阵亡三百三十六人,伤三百五十五人。"
朱慈良微微颔首:"妥善安葬阵亡将士,全力救治伤员。"
他对战果总体满意,只是伤亡人数略高于预期。
清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难怪历史上能入主中原。
这次虽然出其不意发动突袭,又借助孔四贞智取城门,仍造成近七百人的伤亡。
若是强攻的话,即便以戚家军的精锐之师,这五千人马恐怕要折损过半。
就在这时,许久未现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恭喜宿主成功占领大型城池,获得五百万积分!"
听到这个数字,朱慈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前攻占营口只获得五万积分,按他估算,拿下盛京最多不过两百万积分。
没想到竟一次性获得五百万。
转念一想倒也合理,系统原本就说明积分会根据城池规模、人口和战略价值而定。

盛京作为**的都城,战略意义极为重要,五百万积分确实物有所值。
同时,累计三百万成就达成后,朱慈良再次获得抽奖机会。
原本他麾下仅有五千戚家军、一百锦衣卫及二十名东宫护卫。
扣除几次战斗的损失,可用兵力仅剩四千四百余人。
一旦多尔衮得知盛京失守,必定率主力回援。
以现有兵力,显然难以抵挡。
权衡之后,朱慈良做出决定。
“召唤一万戚家军!”
“召唤一万辽东铁骑!”
辽东铁骑以万历年间李成梁麾下精锐为模板。
李成梁在世时,努尔哈赤尚且俯首帖耳。
待其去世,努尔哈赤才敢**,足见辽东铁骑之威名。
每名铁骑与戚家军相同,需二百积分。
此次召唤,共消耗四百万积分。
不久,一支万人铁骑与一万戚家军抵达盛京城外。
两名将领入城拜见:
“末将李平胡,拜见太子殿下!”
“末将陈大成,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良略感疑惑,为何统兵者非戚继光或李成梁,或许因召唤兵力不足。
但此前骆尚志、吴惟忠及沈炼等将领表现卓越,料想李平胡与陈大成亦非庸才。
“二位皆我大明栋梁,速速请起!”
“末将愿为殿下效死,但凭差遣!”
系统所召将士忠心不二,无需担忧叛变。
“甚好!现有一项任务交予你们——李平胡、陈大成,率军攻占盛京方圆百里内所有城池!”
“末将遵命!”
二人率军出城,向盛京周边进发。
手握两万雄兵,朱慈良信心十足,决定会一会那位传说中的大玉儿。
他来到皇宫前,望着这座曾属于大明辽 ** 司的城池。
盛京皇宫最初仅有大政殿与十王亭,后经皇太极扩建,增添了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及后宫诸殿。
然而,其规模仍远不及 ** 。
踏入崇政殿,阵阵哭声传来,撕心裂肺,连绵不绝。
殿内妇孺瘫坐在地,瑟瑟发抖,吴惟忠率兵看守,静候朱慈良发落。
见太子到来,吴惟忠禀报:“殿下,皇太极的妃嫔与小皇帝皆在此。”
朱慈良目光扫过,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紧搂幼童,神色警惕。
吴惟忠道:“此乃太后,怀中便是小皇帝。”
大玉儿闻言,非但不惧,反问道:“殿下?莫非是李自成所封的王爷?”
朱慈良冷笑:“荒唐!孤乃大明太子,何须逆贼封赏?”
“什么?你竟是明太子?”大玉儿震惊不已。
被俘以来,她一直在揣测这支军队的来历,本以为或是李自成遣兵绕道蒙古,又或是南明渡海奇袭,却万万没想到,统帅竟是大明储君。
大玉儿厉声喝道:“休得胡言!李自成早已攻破明朝京城,**皇帝已死,太子朱慈良也被李自成擒获,你又是哪里来的冒牌货?”
朱慈良不以为意:“信不信随你。如今你已是我的阶下囚,盛京也在我掌控之中。你该想想如何保住自己和你儿子的性命!”
大玉儿非但不惧,反而咄咄逼人:“哼,堂堂男儿行事光明正大,靠偷袭算什么本事?”
“你不过是逞一时之快,待摄政王率二十万大军回援,便是你们的死期!”
“我劝你现在善待我们,待摄政王归来,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朱慈良大笑:“哈哈哈,还在等你的情夫来救你?今日我能拿下盛京,来日必斩多尔衮,将你们**赶尽杀绝!”
一向镇定的大玉儿此刻却勃然大怒:“休要血口喷人!本太后与摄政王清清白白,岂容你污蔑!”
朱慈良讥讽道:“哟,急了急了,她急了!”
“你与多尔衮的**,天下人尽皆知,如今倒不认了?若非多尔衮扶持,你儿子能坐上皇位?”
此言一出,大玉儿心头一震。
她与多尔衮的私密之事极为隐蔽,朱慈良一个外人怎会知晓?
但眼下保命要紧。
尽管不信朱慈良的身份,大玉儿也明白此人不好对付,恐吓对他无用。
朱慈良看穿她的心思:“放心,你们还有用处,暂时不会杀你们。”
“不过,接下来有场好戏,请你们亲眼瞧瞧。”
见朱慈良嘴角的笑意,大玉儿脊背发寒。
直觉告诉她,这场“好戏”绝非善事。
怀着不祥的预感,大玉儿一行人随朱慈良登上皇宫南面的天佑门城楼。
此处是盛京至高点之一,城内景象一览无余。
一队戚家军士兵冲入某贝勒府邸,对屋内旗人严刑拷问,逼其交出藏匿的财物。
士兵们翻箱倒柜,将府中金银财宝尽数搜刮。随后,他们将旗人男子全部押至皇宫前的空地。
空地上停着几辆马车,被俘旗人依次从车旁走过。凡身高超过车轮者,皆被标记并集中。

![[复明:太子带系统平辽东]精彩节选免费试读_「朱慈良李继周」最新章节目录番外+全文](https://image-cdn.iyykj.cn/2408/82af9ca6f7cc7e454dc1303e996c27d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