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太不可思议了!全景呈现朱慈良李继周的冒险之旅,《复明:太子带系统平辽东》必读章节前所未见

[复明:太子带系统平辽东]精彩节选免费试读_「朱慈良李继周」最新章节目录番外+全文

复明:太子带系统平辽东

已完结 免费

崇祯十七年,朱慈良穿越成逃亡太子,绑定争霸系统。首抽五千戚家军,果断突袭营口、智取盛京,擒获顺治与孝庄。以积分召唤十万雄师,清算八旗血债,在辽东建立稳固根基,对抗多尔衮大军,一步步扫平乱世、复兴大明。

大玉儿身边仅剩幼帝福临、后妃宫人,太监二百余持械而立,宫女百余——这般乌合之众,岂能抵挡?

“降者不杀!”敌军喝令。

太监们却纹丝不动。

为首的老太监高呼:“为太后和皇上尽忠!”

话音未落,他挥刀冲杀而上,其余太监也纷纷效仿,悍不畏死地扑上前去。

“倒有几分忠心!可惜不自量力!”

“一个不留,杀!”

三百戚家军铁骑对阵两百余名无甲无马、仅持刀剑的太监,胜负毫无悬念。

战局完全呈现碾压之势。

戚家军手起刀落,如斩草芥。

太监们挥舞兵器冲来,尚未近身便被砍翻在地。

即便偶有刀剑劈中戚家军,杂乱无章的劈砍也难破铁甲防御。

短短片刻,两百余太监尽数伏诛。

幸存宫女惊恐跪地,哀声乞降:“求将军饶命!”

大玉儿见大势已去,只得放弃抵抗。

为保全母子性命,她被迫低头归降。

至此,小皇帝福临、太后大玉儿及中宫太后哲哲等一众皇族尽数被俘。

---

**

济尔哈朗懊悔不已,痛骂自己竟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盛京已失,若救不回皇帝与太后,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他急令全军回援,不料两侧骤然亮起数百火把——竟是埋伏的精锐骑兵!

“大势已去!”济尔哈朗面如死灰。

未及清军列阵,六百戚家军已怒吼着冲向两千溃军。

六百名戚家军如利刃切豆腐般直插清军阵中,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仓促调头的清军本就阵型大乱,遭此突袭更是指挥瘫痪,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尽管戚家军骑兵数量仅有清军三成,但精妙的配合让他们的屠戮效率惊人。

接连的混乱、恐慌与死亡彻底击垮了清军斗志。很快就有骑兵抛下兵器溃逃,却被吴惟忠率领的百骑斥候在外围截杀。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这全是朱慈良的精心布局。他早料到盛京城易入难攻,尤其皇城守备森严,强攻必损兵折将。既然难攻,不如引蛇出洞——故意留出北门通道,实施"围三阙一"之计。吴惟忠的伏兵就等着歼灭从皇城逃窜的残敌。

为弥补兵力劣势,朱慈良设下调虎离山妙计:百骑诱敌,三百骑突袭擒获皇帝妃嫔,六百骑设伏截杀。果然济尔哈朗中计,大玉儿与福临被俘。当清军匆忙回援时,又遭六百伏兵侧翼突袭。

"天亡我也!"济尔哈朗目睹八旗精锐被屠戮,发出绝望的嘶吼。亲卫们拽着他的马缰急劝:"王爷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这位亲王还想拼死救主,却见一名浑身浴血的戚家军骑兵,在身中两刀后仍连斩五名八旗勇士才轰然倒下。

这支神秘的敌军个个勇猛无畏,战术配合天衣无缝。

济尔哈朗陷入绝境,他麾下残兵根本无力抗衡。

更令他恐惧的是,漆黑的原野中是否还藏着更多伏兵?

"我济尔哈朗,愧对大清列祖列宗!"

他猛地抽出佩剑就要自刎。

"王爷三思!"

亲卫统领眼疾手快夺下利刃。

其余亲卫一拥而上,将济尔哈朗击昏,架着他向西逃窜。

按照军规,主将战死而亲卫生还者皆需殉葬。

为保性命,他们必须阻止济尔哈朗自尽。

吴惟忠率部追击片刻,斩杀二十余人后便收兵回营。

毕竟清帝与太后均已就擒,逃个亲王无伤大雅。

残余清军早被戚家军铁骑杀得溃不成军,两千人马折损过半。

主将遁走后,残部彻底丧失斗志,纷纷弃械乞降。

"格杀勿论!"

吴惟忠对降卒毫不留情。

清兵惊觉求生无望,仓促拾起兵器作困兽之斗。

终究难逃覆灭命运,尽数殒命沙场。

黎明微光中,战场再无活口。

两千清军除济尔哈朗亲随外全军覆没。

待首级清点完毕,东方已现曙光。

吴惟忠押解着福临、大玉儿等人班师盛京。

此时城内战事渐息。

大部建奴伏诛,零星顽抗者已成瓮中之鳖。

燃烧整夜的大火终于渐渐熄灭。

士兵们正忙着打扫战场,扑灭残余的火焰,将一具具 ** 整齐排列在街道两侧。

整座盛京城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气息。

当朝阳的第一道光芒洒落时,经过整夜激战的盛京城终于归于平静。

朱慈良心中充满喜悦,这座重要的城池如今已在他的掌控之下。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根基。

从今往后,清军再难有机会进犯中原。

这时杨森快步走进来禀报:"殿下,残余敌军已全部清除!吴惟忠将军成功俘获清帝及其后宫嫔妃,现暂押于永福宫内。"

由于事先就派吴惟忠设下埋伏,活捉福临和大玉儿本就在朱慈良预料之中。

他更关心的是战损情况:"此役歼灭多少清军?我军伤亡如何?"

"初步统计显示,城内击毙清军九千三百人,加上城外斩杀的一千九百余人,总计超过一万一千人!"

"我军阵亡三百三十六人,伤三百五十五人。"

朱慈良微微颔首:"妥善安葬阵亡将士,全力救治伤员。"

他对战果总体满意,只是伤亡人数略高于预期。

清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难怪历史上能入主中原。

这次虽然出其不意发动突袭,又借助孔四贞智取城门,仍造成近七百人的伤亡。

若是强攻的话,即便以戚家军的精锐之师,这五千人马恐怕要折损过半。

就在这时,许久未现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恭喜宿主成功占领大型城池,获得五百万积分!"

听到这个数字,朱慈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前攻占营口只获得五万积分,按他估算,拿下盛京最多不过两百万积分。

没想到竟一次性获得五百万。

转念一想倒也合理,系统原本就说明积分会根据城池规模、人口和战略价值而定。

哎呀呀,太不可思议了!全景呈现朱慈良李继周的冒险之旅,《复明:太子带系统平辽东》必读章节前所未见

盛京作为**的都城,战略意义极为重要,五百万积分确实物有所值。

同时,累计三百万成就达成后,朱慈良再次获得抽奖机会。

原本他麾下仅有五千戚家军、一百锦衣卫及二十名东宫护卫。

扣除几次战斗的损失,可用兵力仅剩四千四百余人。

一旦多尔衮得知盛京失守,必定率主力回援。

以现有兵力,显然难以抵挡。

权衡之后,朱慈良做出决定。

“召唤一万戚家军!”

“召唤一万辽东铁骑!”

辽东铁骑以万历年间李成梁麾下精锐为模板。

李成梁在世时,努尔哈赤尚且俯首帖耳。

待其去世,努尔哈赤才敢**,足见辽东铁骑之威名。

每名铁骑与戚家军相同,需二百积分。

此次召唤,共消耗四百万积分。

不久,一支万人铁骑与一万戚家军抵达盛京城外。

两名将领入城拜见:

“末将李平胡,拜见太子殿下!”

“末将陈大成,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良略感疑惑,为何统兵者非戚继光或李成梁,或许因召唤兵力不足。

但此前骆尚志、吴惟忠及沈炼等将领表现卓越,料想李平胡与陈大成亦非庸才。

“二位皆我大明栋梁,速速请起!”

“末将愿为殿下效死,但凭差遣!”

系统所召将士忠心不二,无需担忧叛变。

“甚好!现有一项任务交予你们——李平胡、陈大成,率军攻占盛京方圆百里内所有城池!”

“末将遵命!”

二人率军出城,向盛京周边进发。

手握两万雄兵,朱慈良信心十足,决定会一会那位传说中的大玉儿。

他来到皇宫前,望着这座曾属于大明辽 ** 司的城池。

盛京皇宫最初仅有大政殿与十王亭,后经皇太极扩建,增添了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及后宫诸殿。

然而,其规模仍远不及 ** 。

踏入崇政殿,阵阵哭声传来,撕心裂肺,连绵不绝。

殿内妇孺瘫坐在地,瑟瑟发抖,吴惟忠率兵看守,静候朱慈良发落。

见太子到来,吴惟忠禀报:“殿下,皇太极的妃嫔与小皇帝皆在此。”

朱慈良目光扫过,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紧搂幼童,神色警惕。

吴惟忠道:“此乃太后,怀中便是小皇帝。”

大玉儿闻言,非但不惧,反问道:“殿下?莫非是李自成所封的王爷?”

朱慈良冷笑:“荒唐!孤乃大明太子,何须逆贼封赏?”

“什么?你竟是明太子?”大玉儿震惊不已。

被俘以来,她一直在揣测这支军队的来历,本以为或是李自成遣兵绕道蒙古,又或是南明渡海奇袭,却万万没想到,统帅竟是大明储君。

大玉儿厉声喝道:“休得胡言!李自成早已攻破明朝京城,**皇帝已死,太子朱慈良也被李自成擒获,你又是哪里来的冒牌货?”

朱慈良不以为意:“信不信随你。如今你已是我的阶下囚,盛京也在我掌控之中。你该想想如何保住自己和你儿子的性命!”

大玉儿非但不惧,反而咄咄逼人:“哼,堂堂男儿行事光明正大,靠偷袭算什么本事?”

“你不过是逞一时之快,待摄政王率二十万大军回援,便是你们的死期!”

“我劝你现在善待我们,待摄政王归来,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朱慈良大笑:“哈哈哈,还在等你的情夫来救你?今日我能拿下盛京,来日必斩多尔衮,将你们**赶尽杀绝!”

一向镇定的大玉儿此刻却勃然大怒:“休要血口喷人!本太后与摄政王清清白白,岂容你污蔑!”

朱慈良讥讽道:“哟,急了急了,她急了!”

“你与多尔衮的**,天下人尽皆知,如今倒不认了?若非多尔衮扶持,你儿子能坐上皇位?”

此言一出,大玉儿心头一震。

她与多尔衮的私密之事极为隐蔽,朱慈良一个外人怎会知晓?

但眼下保命要紧。

尽管不信朱慈良的身份,大玉儿也明白此人不好对付,恐吓对他无用。

朱慈良看穿她的心思:“放心,你们还有用处,暂时不会杀你们。”

“不过,接下来有场好戏,请你们亲眼瞧瞧。”

见朱慈良嘴角的笑意,大玉儿脊背发寒。

直觉告诉她,这场“好戏”绝非善事。

怀着不祥的预感,大玉儿一行人随朱慈良登上皇宫南面的天佑门城楼。

此处是盛京至高点之一,城内景象一览无余。

一队戚家军士兵冲入某贝勒府邸,对屋内旗人严刑拷问,逼其交出藏匿的财物。

士兵们翻箱倒柜,将府中金银财宝尽数搜刮。随后,他们将旗人男子全部押至皇宫前的空地。

空地上停着几辆马车,被俘旗人依次从车旁走过。凡身高超过车轮者,皆被标记并集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