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点赞《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如何让人少女心炸裂

[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全章节免费阅读_「刘玄代郡」小说节选免费试读

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

已完结 免费

穿越成汉室宗亲,刘玄用一只现代玻璃杯,从汉灵帝手中换来了代郡的合法统治权。且看他如何用“奇珍”积累资本,在苦寒边地打造最强势力,搅动三国风云。

工程进展顺利,负责修路的小史估算,再过两月,代郡十一县之间的道路便可全部贯通。

归途上,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

附近乡民闻讯赶来,将刘玄的车队团团围住。

领头的仍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百姓向刘玄表达感激之情。

刘玄费尽口舌,才劝退众人。

回到郡守府,田畴早已在此等候。

一月不见,田畴消瘦了许多。

“子泰,辛苦了。”刘玄关切道。

田畴淡然一笑:“值得。”

作为刘玄唯一的谋士,田畴不仅要主持人口普查,还需协调流民安置,兼顾修路事宜,终日奔波,日渐消瘦。

“单靠田畴一人力有不逮,需再招揽几位谋士。”刘玄暗自思忖。

听完田畴的汇报,见他步履蹒跚,刘玄不由分说,强令他回家休养三日,并从系统商城花费千点声望值购置补药相赠。

明知此举会让代郡建设暂缓,刘玄仍坚持己见。这并非收买人心,实是担忧田畴身体。

田畴离开后,刘玄独自坐在书房中沉思,反复考虑着招募新谋士的事宜。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他脑海中闪过:李儒、贾诩、荀彧、荀攸......

但很快,这些念头都被他一一否决。

刘玄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的声望仅限于代郡及周边少数郡县,根本不足以吸引那些当世名士放弃现有官职,来到这偏远之地为他效力。

"唉......"

刘玄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

三日后。

代县东郊的山谷里,一座高大的擂台已经搭建完成。

经过三天的报名,六千新兵 ** 有两百余人报名参加这场选拔百夫长和千夫长的比武大会。

随着刘玄一声令下,演武正式开始。

起初刘玄并未过多关注比武,仍在为谋士之事烦忧。由于他强制田畴休养,代郡各项事务的推进明显放缓,这让他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在寻找新谋士上。

就在刘玄为此事苦恼时——

"哗!"

场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

刘玄猛然回神,目光投向擂台。

只见台上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正与一名身高九尺、美髯垂胸的壮汉激烈交锋。

"砰!""啪!"

拳脚相交间,竟发出刺耳的破空声。

那长髯壮汉一记凌厉的扫腿袭来,青年敏捷闪避,这一腿重重踢在擂台边的木桩上。

"咔嚓!"

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

场下又是一片哗然。

青年毫不畏惧,抓住机会一记直拳直取对方面门。壮汉侧身避开,青年随即变招腾空而起,手臂如战斧般劈下。

"来得好!"

壮汉大笑迎击,双拳如风。

转眼间双方已交手数十回合。

渐渐地,青年开始力不从心。

第十个回合时,壮汉猛然发力,一拳将青年击飞 ** 。

"胜者——关羽!"

随着裁判的高声宣布,刘玄怔住了。

那个似曾相识的长髯身影,这个名字......

他急忙向身边的小史询问:“这位关羽是什么来历?”

“回禀郡守大人,此人姓关名羽,字云长,本是河东郡解县人,因故离开家乡来到幽州,原本住在涿郡,后来听说大人在代郡招募兵马……”

小史后面的话,刘玄已经听不进去了。

当听到“姓关名羽字云长”七个字时,他的脑海瞬间一片空白。

紧接着。

狂喜!

难以抑制的狂喜!

无尽的喜悦涌上心头,让他几乎无法自持。

关羽关云长。

这可是未来的武圣,绝世猛将啊!

如今竟成了自己的部下。

若非在场众人众多,刘玄恐怕早已放声大笑。

好不容易平复心情,他重新看向擂台。

此时,台上已进行了数场比试。

先前与关羽激战数十回合才落败的青年再次登台,轻松击败对手。

“胜者——张任!”

裁判高声宣布。

嗯?

张任?

刘玄一怔,随即瞪大眼睛,刚刚平息的激动再度翻涌。

“等等!张任?我刚才错过了什么?”

“难道真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张任?”

“不对啊,张任不是益州蜀郡人吗?”

“或许是同名?”

想到这里,他又问小史:“这张任是什么来路?”

“回禀郡守大人,此人来自益州蜀郡……”

名字和籍贯都对得上!

一个惊人的猜想在刘玄心中闪现。

“莫非真是历史上的那位张任?”

他继续追问:“既是益州人士,为何远赴幽州?”

“据张任所言,他自幼离家,拜师童渊,一月前刚学成出师。听闻大人开仓赈灾、爱民如子,又恰逢募兵……”小史解释道。

原来如此!

众人点赞《三国:我的玻璃杯价值连城》如何让人少女心炸裂

听完这番话,刘玄恍然大悟,脸上再次浮现狂喜之色。

张任的武艺虽不及关羽,但能与关羽交手数十回合,实力不容小觑。

更让刘玄看重的是他的忠诚——历史上他宁死不降刘备,誓死效忠刘璋。

此外,张任的投效还为刘玄日后招揽赵云提供了可能。

毕竟师弟出师后投奔师兄,再自然不过。

演武大会继续进行,直至日落。

经过一整日的调度,六十位百夫长与六位千夫长终于集结完毕。

刘玄设宴款待众将领,席间宣布任命关羽与张任为都尉,各领三千精兵。在场将领无人提出异议,皆因二人武艺超群,令人信服。

关羽与张任听闻任命,激动得难以自持。关羽本是戴罪之身,如今竟能统领三千兵马;张任初出师门,年纪尚轻便获此重任。二人对刘玄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心中暗自发誓效忠。

夜深时分,刘玄在郡守府审阅各县道路修筑奏报,想到新得两员大将,不禁展露笑颜。此时田畴前来拜见,气色已比三日前好转许多。

"下官特来举荐一位贤才。"田畴拱手道。

得知所荐之人来自涿郡,刘玄神色微变,急忙询问:"莫非姓刘?"

得到否定答复后,刘玄松了口气。田畴继续道:"此人姓耿名雍,字宪和。"

刘玄低声自语,眉头紧锁。

他隐约觉得田畴推荐的这个人字号似曾相识,却又确信从未听过耿雍这个名字。

“郡守大人可曾知晓此人?”田畴见他神色有异,出声询问。

刘玄摇头道:“耿雍未曾听闻,倒是知道一位叫简雍的,据说擅长论辩议事……”

“正是!”田畴猛然击掌,“下官要举荐的正是简雍!”

“此话怎讲?”刘玄面露诧异。

田畴解释道:“简雍本姓耿,因幽州口音常将‘耿’读作‘简’,他便索性改了姓氏。”

“当真是那位简雍?”刘玄声音陡然提高。

得到肯定答复后,刘玄神情变得极为复杂。白日里刚将关羽纳入麾下,此刻竟又听闻简雍的消息——这位与刘备自幼相交的谋士,史载其性情率真,早年便追随刘备左右。

“他当真愿来代郡任职?”刘玄仍有些难以置信。

田畴笑道:“正是简雍主动托下官举荐,否则岂敢深夜叨扰。”

“善!”刘玄抚掌大笑,“既有子泰作保,便任其为郡掾吏,协理政务。”待田畴告退后,他独自沉吟:“关羽、简雍……接下来莫不是要凑齐刘玄德的班底?”

想到尚未招揽的张飞、赵云,刘玄眼中闪过精光:“翼德、子龙,黄巾乱前必入我彀中!”他对着虚空拱手,嘴角却噙着笑意:“玄德兄,此番当真对不住了。”

某个村庄里。

一个大耳朵的男人猛然惊醒,仿佛刚从噩梦中挣脱。他环顾四周,打量着简陋的屋舍和床边堆放的草鞋,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平庸的神色。

第二天。

田畴领着简雍前来拜见刘玄。

简雍果然如史书记载那般随性不羁,衣着散乱,与田畴的整洁截然不同。面见刘玄时,他依旧一副懒散模样,看得田畴暗自焦急,生怕刘玄因此动怒。

然而刘玄非但没有责怪,反而热情相待。离开郡守府后,田畴忍不住责备道:“宪和,你方才为何如此无礼?若非太守大人宽厚,换作他人岂能容你!”

简雍回想起刘玄的目光——清澈、热切,毫无轻视之意。他忽然放声大笑:“我简雍何德何能,竟得太守如此器重!”

“你刚才……是故意的?”田畴愕然。

简雍笑而不答,转而催促:“子泰,速带我去接手政务吧。太守既以诚相待,我岂能辜负?”

……

代郡的建设正热火朝天。

简雍的到来让田畴肩头重担减轻不少。连月操劳的消瘦渐渐恢复,而除了修路,一项新任务被提上日程——兴建公共厕所。

这时代,无论东西方,卫生皆是难题。街头巷尾 ** 遍布,虽有“都厕”,却因年久失修形同虚设。刘玄深知脏乱必酿疫病,当即下令优先修建公厕。

很快,一座座新厕矗立于各县。刘玄更严令禁止随地便溺,违者杖责二十。

在刘玄的倡导下,代郡百姓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他还严禁百姓饮用生水,要求必须煮沸后才能饮用。

随着这些措施的严格执行,代郡各县原本恶劣的卫生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一个多月后,代郡境内连接十一个大县的官道率先完工。紧接着,县道、乡道以及通往采石场的道路也开始陆续动工。与此同时,各县城的扩建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刘玄计划用四年时间,将代郡打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这段时间以来,开仓放粮的政策仍在持续。越来越多的流民听闻代郡的善政,不远千里赶来落户。每当他们领到那救命的五十斤粮食时,无不热泪盈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