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刀很强但我一般不拔刀免费言情小说_李不言测试最新篇章

「我的刀很强但我一般不拔刀」小说精彩节选推荐_[李不言测试]精彩节选推荐

我的刀很强但我一般不拔刀

连载中 免费

李不言抬头望向前方巍峨的宗门,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比如他的名字——不言。比如他的刀——未出鞘。比如他心中的道——才刚刚开始。这是他在青石镇三年悟出的道理——刀不出鞘,尚有转圜余地;刀若出鞘,必见生死。这是他的道。也是他的选择。

油灯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蒲团上的李不言,如同老僧入定,呼吸悠长而微不可闻。

《基础引气诀》的法门在他心中缓缓流淌,精神高度集中,全力感应着周身活跃的灵气光点。借助“映道之心”的微弱映照,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蓝色、绿色、白色……各色光点如同夏夜流萤,在他身体周围盘旋飞舞。

意念如同最纤细的蛛丝,小心翼翼地探出,尝试缠绕、引导那些看起来最温和的乳白色无属性灵气光点,按照引气诀记载的路线,靠近自己的皮肤,试图引导它们渗入体内。

然而,事情远非想象中顺利。

我的刀很强但我一般不拔刀免费言情小说_李不言测试最新篇章

那些灵气光点看似柔和,实则滑溜异常。他的意念稍一靠近,它们便如同受惊的小鱼,倏然散开,或是直接从意念的包裹中穿透而过,不为所动。偶尔有一两颗光点被成功捕捉,试图引导其接触皮肤时,却仿佛遇到了一层无形的、坚韧的隔膜,任凭他如何努力,也难以真正突破那层屏障,引入体内。

一次,两次,十次……

时间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中悄然流逝。李不言的额角再次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眉心微微蹙起。精神力在持续的高强度专注下,消耗飞快,那股熟悉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感开始逐渐加剧。

他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引气”难关。感应灵气只是第一步,真正将灵气引入体内,淬炼体魄,才是踏入修行的真正门槛。这层无形的隔膜,便是凡人肉身与天地灵气之间的天然壁垒,需要以水磨工夫,以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法门,一点点地去消磨、去突破。

一个时辰过去,他依旧未能成功引入一丝灵气。反倒是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他感到头脑阵阵发胀,太阳穴突突直跳。

李不言缓缓睁开了眼睛,眸子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油灯的光芒似乎都变得有些刺眼。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尤其是修行之初,根基最为重要,强行冲击,反而可能损伤心神,得不偿失。

他没有固执地继续,而是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腔里的浊气和挫败感一并排出。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盘坐而有些气血不畅的双腿。

走到窗边,推开木窗,清冷的夜风夹杂着崖海特有的咸湿气息涌入,让他精神微微一振。夜空如洗,星辉漫天,远处的三千山峰在夜色中只剩下沉默而庞大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

“看来,单凭一本《基础引气诀》和初步觉醒的映道之心,想要一蹴而就,并非易事。”李不言心中冷静地分析着,“是我的方法不对?还是灵根资质确实如感知那般,限制了引气的效率?”

他并不急躁,反而更加沉静。困难,本就在预料之中。若修仙之路一片坦途,那才真是怪事。

重新坐回蒲团,他没有再次尝试引气,而是闭上了双眼,开始运转一种最基础的冥想法——这只是用来平复精神、恢复心力的技巧,并非修炼法门。他需要让过度消耗的精神力得到喘息。

随着冥想,脑海中纷杂的念头渐渐平息,那股胀痛感也缓慢消退。直到感觉心神重新恢复清明,他才再次睁开眼。目光落在了静静靠在墙边的那把扫帚上。

他起身,拿起扫帚,走出屋子,来到院中。

此时已是深夜,月华如水,洒满小院,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清辉。海浪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没有点亮任何灯火,就借着月光,开始重新清扫本已干净的小院。动作不快,甚至有些缓慢,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与远处的浪涛声形成奇特的呼应。他扫得很仔细,连石缝间的些许尘土都不放过。

这并非无意义的劳作。在这一次次重复的、简单的动作中,他放空了自己的大脑,不再去思考引气的困难,不再去担忧未来的艰险,只是纯粹地感受着当下,感受着扫帚与地面的触感,感受着月华的清冷,感受着身体的协调运动。

这是一种心境的调整,也是一种另类的“修炼”。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完这一切,他感觉心神彻底宁静下来,之前的疲惫和些许焦躁都已烟消云散。

他没有再回到蒲团上尝试引气,而是走到了院中那张石桌旁。将腰间的长刀解下,平放在石桌之上。

月光下,黑鞘长刀更显古朴沉寂。

李不言并没有拔刀出鞘。

他只是伸出手,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凉的刀鞘。从刀镡开始,沿着鞘身流畅的线条,缓缓滑向刀柄,再滑回。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触摸一件绝世珍宝,又像是在感受着刀鞘之内,那沉睡锋芒的呼吸与脉动。

同时,他再次运转起那微弱的“映道之心”,并非为了映照外界灵气,而是将所有的感知,都集中在了这柄刀上。

他“看”到了刀鞘上每一丝细微的磨损痕迹,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听”到了手指与刀鞘摩擦时,那几乎微不可闻的沙沙声;“感”受到了这柄凡铁之中,所蕴含的那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金属本身的“锐利”之意。

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了与刀的交流之中。他在脑海中,再次开始观想刀。但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具体到了眼前的这柄刀。观想它出鞘时的弧度,观想它挥斩时的轨迹,观想刀锋破开空气、撕裂光线的那一瞬风华。

他甚至开始回忆,回忆昨日在青石小径上,感受到的那位刀阁长老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如同其佩刀般沉稳而内敛的气息。

这是一种“养刀”的功夫,也是一种“悟刀”的过程。刀未出鞘,其意已在心中酝酿、温养。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月上中天,清辉愈盛。

李不言终于停下了拂拭刀鞘的动作,也收回了“映道之心”。他的眼神清澈而平静,如同此刻洒满庭院的月光。

虽然没有引入一丝灵气,但他感觉,自己与刀的联系,似乎更紧密了一分。对于“刀”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一分。

他将长刀重新悬挂回腰间,那熟悉的重量感,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转身回到石屋,吹熄了那盏早已油尽灯枯的油灯。

屋内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星月的光芒,勉强勾勒出家具的轮廓。

李不言躺在硬板床上,盖着那床浆洗得发硬的被褥,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的屋顶。

耳畔是永恒的崖海涛声。

引气失败,并未让他气馁。相反,这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修行的艰难,也让他找到了除了急于引气之外,另一条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适合他当前状态的路——悟刀,修身,养心。

“明日,去藏书阁看看那些刀道基础的杂书,或许能有所启发。”他心中定下了计划。

至于引气,他有足够的耐心。一次不行,就十次,百次,千次。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持之以恒,那层隔膜,终有被水滴石穿的一天。

带着这个念头,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在规律的浪涛声中,沉沉睡去。

断刃居,重归寂静。唯有月光,依旧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崖海之畔的小院,以及院内那柄藏锋于鞘、静待雷鸣的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