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朱雄便起床走到堂屋,将一封信置于桌上,并带上些许碎银,决然离去。
而他没留意到的是,他刚离开,林伯就伫立屋前注视他的背影,手里拿着那封信。"少爷,请安心,老奴会看护好家园,等着您回来的那一天。”林伯颤声说着,然后打开了信。"林伯,我知道你担忧我会丧命沙场,我向你承诺,一定会活着回来。”信后附上改良的酒方,还写道:“这是我改良过的酒方,能使咱家的酒更好喝,也给林伯空闲时作为消遣吧。”署名为“侄朱雄留,勿念。”
“少爷,您放心,林伯不会闲着。”林伯捏紧书信,目光坚定而含恨,“徐家不是因为少爷是商贾就欺辱您吗?老奴就用这商贾的身份,用您提供的酒方,打造出一个誉满天下的美酒品牌,即便倾尽后半生,也要让您富甲一方。
若是少爷不幸有事,老奴定让徐家付出代价,绝不罢休。”
在他看来,要不是徐家,少爷也不会走上这条以命相博的道路,这全是徐家之过。
县城募兵处,朱雄站在主官面前。
身后众人排着队依次登记。"籍贯?”主官询问。"北平府安沙镇。”朱雄答。"年龄?”
“16岁。”
......
“行,符合征兵年龄,请到一边等待,会有专人带你去军营测试。”主官安排妥当后又招呼下一位应募者。
朱雄走向旁侧等待。
......
“进了军营就能挑选系统模板,这或许关系到我未来的命运。”朱雄满心期待。
时间悄然流淌,应募之人陆续完成登记。
此时,一名身披战甲的将领走了过来,对主官说道:“今天是最后一天募兵,招募情况如何?”
“回张将军......”
"此次招募士兵的人数已经圆满达成,仅在北平府就募得兵卒八万之多,远远超出了原先设定的五万人目标。"募兵主官躬身答道。"甚好。”
“八万人足以让我们筛选出精锐部队了。”
“相信燕王听到这个消息也会非常高兴。”
张姓将军满意地点了点头。"来人!”
“将新招募的士兵带往军营。”张姓将领大声下令。"是!”
众多亲卫上前,开始引导数百名新兵前行。"听令,随我们返回军营。”一位亲卫高声宣布。
朱雄心中暗自兴奋,“这一刻终于到了。”
随着众位亲卫引领,队伍到达了县城附近的临时军营,真正的大型军营位于十余里外的北平城内,毕竟整个北平府区域辽阔,横跨数百里。
就在朱雄跨进军营那一步,脑海里响起系统的声音,“检测宿主进入军营,开启模板选择功能。”
两种修炼途径展现在朱雄面前:
“武者模版,强健体魄、凝聚真气,达到武道极致能够拳震山河、横扫千军;
”术士模板,开启心智修行、培育元气灵息,探寻长生之道,最终成就无上逍遥。”
“宿主请作出选择。”系统等待着他的决定。
朱雄好奇询问:"那么这两条路有何具体差别?假如我选武者,是否同样可以实现长生的目标呢?”
回答简洁明确:
“武者以强化身躯为主,术士着重掌握法术秘技。
一旦确认选项,后续奖励都将按照该方向倾斜分布。
若修为达到特定等级,武者也能够获得长生能力。”
得知真相后,朱雄内心涌起狂喜,“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力量啊。”
但随即意识到战场实况残酷——对于不擅长体魄与力量战斗的术士来说,面对血淋漓生死较量无疑是致命风险。"既然这样......”他快速决断,“我决定选取武者模板。”
系统随即响应,“宿主已选定成功,正式启动武者模版。”
一连串变化紧跟着发生:“模版激活成功,赋予宿主初始武者存储空间1立方;
授予黄阶基础内功心法,并提供增气丹一颗(食用可累积经验值100)。”
朱雄尝试意念沟通:“我要立即练习这门基本内功!”
反馈及时而来:“请求被接受。”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基础内功修习方法的学习感悟。
很快,一股神秘而强大的能量流从体内生成,在其丹田处逐渐壮大起来。
他默念一句,手上便凭空出现那粒神奇药丸。
见四周无人关注,迅速服下了增气丹。
瞬间,一股澎湃力量注入经脉。
耳边回荡着系统声音:“获得100经验值,恭喜主人成功升级!”
目前状态如下:
-第一层级:黄阶
-属性提升完成提示完毕
与此同时,一种无形光辉短暂围绕朱雄身体闪过,就像他前世玩网络游戏升级场景再现般真实生动。
此时此刻,他不仅感受到丹田力量显著增加,就连四肢百骸都变得更加强大有劲。
此外还能详细了解到自己各项属性数据:
-姓名:朱雄
-年龄:16岁
-等级:黄阶1级(即“后天境一重”)
-已获技能:1级基础内功
-经验进度栏清晰标明下一关需200总经验才足够晋升下一阶段。
这时系统又给出新指示:
-第一项任务:追求进步阶梯
-每次升迁都会匹配相应的奖赏回馈机制。
-新命令发布:斩敌获取功勋点
-杀敌量越多回报越丰厚;越高层次敌人消灭贡献更大.
朱雄凝神屏气回应召唤,"我会不断努力进取."自信和坚定写满了这位年青人心头:"从今往后战场就是磨炼我的试金石。
看吧徐氏一族!"
就在此时,
"将军大人是否要着手测试环节?"
其中一位护兵走到将军前面请求示下。
张将军应声表示赞成,并扫视全体待考新兵们一眼,准备实施初步筛选程序。"各位切莫以为完成了登记,就能直接成为我大明北平的精锐士兵。”
“从军领取粮饷、为国家效命固然是荣耀之事,但上阵杀敌亦是本分。
这口饭可没那么容易吃到,它不是谁都能享用的。”
“接下来你们要接受力量的考验,只有能在规定时间内举起点前方那石墩的人,才有资格加入燕王治下的北平军队。
如果做不到,就立刻回家,我北平军绝不招收孱弱之徒。”
张姓将军登上点将台,朝数百名刚刚登记过的应征者大声宣布。
之所以在场人数不多,显然是早先到的一拨人已经完成考核——不合格者尽数遣返,而通过测试的人正被送往真正营伍之中。"这么大的石墩!至少有一百多斤重吧?”
众人望着眼前摆放的十块巨石,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毕竟这个时代并非人人能够吃得好,更不必说个个健壮有力。
然而三息间举起这石墩绝非易事。
倒是朱雄心中默念,“正好借机试一试自己的力气到了何种地步。”
......
“依现有的行列顺序轮流测验!”
张姓将军高声道令。
随即台下有十名亲兵上前站定,在十个石墩前严阵以待负责监督。
新兵一个个排着队轮番上前测验。
只见每人用尽全力抬起石墩尝试。
朱雄排在第五位,并未着急抢先,静待机会。"啊——!”
第一组的十位新兵使出浑身解数去搬动石墩,最终只三人面红耳赤勉强举了起来并默默记时,其余人在旁边咬牙较劲却终究无法达成目标。"过了三息。”
一声大喝后,“前三者通过,其他人离开军营各自回乡。”
一名亲卫朗声宣告结果。
失败的候选人心头充满了失落与不甘:“原本还以为可以从军求生路呢,现在看来想得太简单。”
“北平军的饷银真不算少,只是可惜,无缘这份差事了。”一些遗憾的话语陆续传开。
而新一轮的新兵们陆续上阵,淘汰与晋级的消息交替传来。
不一时便轮到了朱雄。"可以开始了。”
面前的亲卫手指向巨大的石墩示意。
朱雄毫无迟疑,径直上前抓住石墩的把手。
稍一用力,那石墩竟如轻若无物般被他轻松单手提了起来。"嗯?这家伙看起来并不十分魁梧,怎么会有这般蛮力?”点将台上的将领见状,双眉轻挑,心内惊异,“难道是幻觉?还是说......”
“此人的体力究竟几何?”周围围观的新兵也忍不住投来讶异的目光。
朱雄暗暗思索,“我尚且没使出全部实力便轻易抬起这百斤石墩,看样子要是调动内力的话,我的极限恐怕在三百斤以上。”
随即便随意地双手高举石墩,稳稳维持过三息。
面前负责监督的亲卫都是一脸震惊:“将军,时间是否已经到了?”
“哦......到了......你成功通过!”
亲卫慌忙应答。
朱雄礼貌道谢,这才轻轻放下石墩,并对将领拱手行礼。"等等!”张姓将领忽开口阻止。"请问将军还有什么需要问的吗?”朱雄冷静回应。"适才你抬起这百斤重石墩时明显有所保留,我想知道你的真实力量是多少。”张姓将领满眼好奇地追问。"敢请教将军,在军队中若有更大的力气会分配到哪个兵种呢?”朱雄心思敏捷地反问道。"若是力量出色则分配至弓军担任射箭之职。”张姓将领并未迟疑回答。"弓军?”
朱雄暗自盘算片刻。
相比之下,进入弓军显然要比普通冲锋步卒更加安全一些,同时也能发挥自身优势。
虽然眼下自身力道惊人,可战场之上情况复杂,兵刃无眼,加之无数滚石、冷箭肆虐,更有火炮助威,绝非单凭体力能够抵御。
思及此处,朱雄毫不迟疑,将刚放下的石墩重新提起,又走到另一侧取起另一石墩,两手稳稳将两块巨石擎于半空。"将军,如此臂力可否符合弓军选拔标准?”他望向张姓将军问道。"你这小伙子倒真有几分实力。”将军夸奖一句后接着说道:“凭你的力量当然够格入选弓军。
不过本将现在能给你一个更好的选择,要不要加入我的亲卫队伍?”
周围士兵纷纷窃语:“这位将军一看便是身经百战之人,一个新兵就这般受其青睐纳入亲卫,这小子真是太幸运了。”
“哎呀,这才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的力气就好了。
若能成为将军的亲卫,那简直是飞来横福啊。”众人投去艳羡的目光。
然而朱雄拱手拜道:“多谢将军美意,在下却之不恭。
但我想加入弓军,投身杀敌的一线弓军。”
“请求将军成全。”朱雄语气坚定。
听闻此言,张姓将领甚为惊讶,却未表现出不满。"别人对上战场都避之不及,你为何主动请缨呢?”将军盯着他追问原因。"原因简单至极。”
“在下只想谋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朱雄目光迎向张姓将领,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听完,将军没有过多言语,只是点点头:“记录他的愿望:加入前线战斗的弓军队伍。”一旁侍卫随即应命。
随后将军问道:“还不知阁下芳名?”
“朱雄。”答曰。"好,记住了。”
张姓将军补充说:“我北平军一向论功行赏,若真立得战功定当重用,拭目以待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
望着他的背影,一名亲卫略带惋惜地走到朱雄身边轻声道:“小兄弟,你还真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是深受燕王信赖的战将张辅啊。”
周围人也叹息道:
“这青年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居然推辞掉这样的良机!要换了是我绝对乐开花!”
尽管一片质疑,对于其他刚刚通过测试的新丁来说,这个拒绝无疑是令人费解且羡慕的事情。
但此时,朱雄心中盘算开了——“原来是他,张辅,靖难大将。”想起即将来临的时代转折点,“父亲是张玉的大将,若按原历史轨迹,太子朱标不久病故,靖难战役开启。
如今我已置身其中。
若能一步步建功立业,将来必定位列权臣,到时候徐家还能小觑我么?必须抓住此良机,坚定参军之心。”
投靠其他藩王虽可能在边疆立下战功,但相较之下,朱棣麾下的燕军显然更加可靠。
朱雄心知肚明,历史已然注定,未来大明的天下终归朱棣所有。
此外,追随朱棣绝不会缺少战斗机会,每次击杀敌军都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因此,与这位战争狂人同行无疑是最优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