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渊听雨 》小说完结全文阅读,暂无是本书的主角,这本小说内容描绘丰富,意味悠长,深深的打动人心,非常吸引人,是作者佚名非常受欢迎的书籍。暂无小说精彩阅读:第1章季微雨的镊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方悬停了整整十二秒。实验室里静得能听见纳米喷雾在空气中扩散的细微声响。她的呼吸放得极轻,仿佛稍重一些就会惊动这份沉睡千年的脆弱。灯光下,那页《永乐大典》残卷上的虫蛀痕迹像是一串神秘的密码,等待着她这个译码者。"滴——"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打破了寂静。

《临渊听雨》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季微雨的镊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方悬停了整整十二秒。
实验室里静得能听见纳米喷雾在空气中扩散的细微声响。她的呼吸放得极轻,仿佛稍重一些就会惊动这份沉睡千年的脆弱。灯光下,那页《永乐大典》残卷上的虫蛀痕迹像是一串神秘的密码,等待着她这个译码者。
"滴——"
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打破了寂静。季微雨的手纹丝不动,只有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全息投影在她右侧自动展开,跳出一排刺眼的红色文字:
【AI修复建议:根据数据库比对,建议采用方案B-7进行缺损部分补全,预计完整度可提升至92%】
她的视线扫过那些由算法生成的"完美"补全方案,嘴角抿成一条紧绷的线。手指在空中一挥,投影立刻切换成分子结构分析图。
"碳14检测仪。"她开口道,声音像她的镊子一样精准而克制。
"季组长,已经连续工作八小时了,按规定——"
"碳14检测仪。"她重复道,这次音调没有一丝波动。
助手小林叹了口气,乖乖递上仪器。季微雨将探头对准残卷边缘,屏幕上立刻跳出一组数据。她的瞳孔微微扩大——纸张纤维的降解程度与AI判断的时期相差了至少三十年。
"果然。"她轻声道,手指划过投影,将AI方案拖进垃圾桶,"又是一次过度拟合。"
就在删除键即将按下的瞬间,她注意到方案右下角有一个几乎透明的标记。放大后,那是一行小字:
【建议咨询您的PTSD治疗师后再做决定——CL】
季微雨的手指僵住了。实验室的恒温系统似乎突然失效,一股寒意顺着她的脊背爬上来。三年前那场事故后,知道她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不超过五个。
"季组长?您脸色不太好。"小林担忧地问。
"联系科技部。"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要见这个AI系统的负责人。"
"但这是墨方科技开发的系统,他们派来的对接工程师今天下午才——"
"现在。"季微雨打断她,目光落在那页残卷上。一滴汗从她的额头滑落,在即将接触到纸面的瞬间被她用吸墨纸精准截住。
她没告诉小林的是,那个"CL"签名,与三年前事故调查报告上某个缩写一模一样。
程临踏入文物局大楼时,感应门在他面前迟疑了一秒才打开。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墨方科技的标准制服——深灰色高领衫配黑色西装外套,与这里穿着棉麻衬衫、手染围裙的工作人员格格不入。
"程先生?"一位年轻女孩小跑过来,"我是林助理,季组长正在3号实验室等您。"
他点点头,目光扫过大堂中央的全息投影。那是一件正在被"数字修复"的青铜器,算法生成的缺失部分闪着淡蓝色的光。程临的视线在几个连接点停留了片刻,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你们的AI系统很有趣。"电梯里,他突然开口,"但为什么选择高斯模糊而不是泊松重建来处理边缘?"
小林明显愣了一下:"这个...我不太懂技术细节。"
"没关系。"程临微笑,"我只是好奇季组长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电梯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混合了檀香、化学试剂和古老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程临的瞳孔适应了一下光线——这间实验室比他想象中昏暗得多,只有几束精确控制的冷光源照射在工作台上。
然后他看见了站在光中的那个女人。
季微雨背对着门,正在调整一台显微镜。她梳着一丝不苟的低发髻,露出后颈上一小块月牙形的疤痕。藏青色工作服下摆沾着几点颜料痕迹,手腕上戴着一串看不出年代的木珠。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动作——每个微小的调整都精准得像是在进行外科手术。
"季组长,程先生到了。"小林轻声提醒。
季微雨没有立即转身。程临注意到她的肩膀微微绷紧,然后才缓缓放下工具,摘下手套。
当她转过来时,程临的第一反应是:这双眼睛不该属于一个文物修复师。太过锐利,太过清醒,像是能看透每一层伪装的X光。
"程临。"她念出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疑问的语气,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已知事实,"墨方科技AI伦理部主管。"
程临微微颔首:"久仰,季组长。我欣赏您对《永乐大典》残卷的处理方式。"
"欣赏?"季微雨拿起平板,调出那个被删除的AI方案,"在专业系统里嵌入私人信息,这就是墨方科技的职业道德?"
程临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工作台前,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划了几下,调出一组新的数据。
"三年前,敦煌第45窟数字化项目。"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一场意外的颜料溶解事故导致壁画局部永久性损伤。现场记录显示,当时负责修复的专家坚持认为颜料配方被人为改动过。"
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小林不安地看着两人。
"而您现在怀疑,"程临继续道,手指轻点,投影切换成一页《兰亭集序》摹本的扫描图,"我们的AI系统与当年的事故有关。"
季微雨的表情终于出现一丝裂纹:"你怎么会知道这些?调查报告是保密的。"
程临将平板转向她,屏幕上是刚刚接收的邮件:"因为总局刚刚指派我们合作修复这件被AI'错误修复'的国宝。而我的权限级别,"他停顿了一下,"足够看到所有相关资料。"
季微雨接过平板,在触碰到边缘的瞬间,程临注意到她右手无名指上有一枚样式古朴的银戒,戒面中央有一道奇怪的裂纹。
就在这时,平板的角落跳出一条系统通知:
【项目风险值评估:87%】
通知下方,是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
【执行人工号:JQ0302】
——那是季微雨的工牌编号。
第2章
季微雨盯着全息投影里那段被修复的《兰亭集序》,指尖悬停在半空,迟迟没有落下。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将温度精确控制在22.3℃,这是纸质文物最适宜的保存环境。她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几点墨迹——那是今早修复明代《十竹斋笺谱》时留下的,深褐色的斑点像极了干涸的血迹。
纸面上的墨迹流动如水,笔锋转折处透着一种诡异的精准——太完美了。她调出光谱分析界面,放大第三十七个字的起笔处。AI修复系统将王羲之特有的"蟹爪钩"笔法还原得分毫不差,甚至连墨色浓淡的渐变都精确到纳米级。
"这不对劲..."她喃喃自语,伸手调整全息投影的透明度。当透明度降至30%时,纸纤维的立体结构突然显现出规律的几何排列——就像集成电路板上的晶体管阵列。
王羲之的真迹早已失传,现存最好的摹本是唐代冯承素的双钩填墨本,可即便是冯本,也存在细微的走笔滞涩。但眼前这份由墨方科技AI修复的版本,每一处飞白都像是被重新计算过,连纸张纤维的氧化痕迹都呈现出数学级的对称分布。
"季组长,您已经盯着它看了二十分钟了。"小林端着咖啡凑过来,屏幕上反射出她困惑的脸,"系统显示修复置信度99.8%,是近三个月最高分..."
季微雨没有接过咖啡。她突然用镊子夹起摹本边缘,在紫外灯下轻轻一晃:"你看氧化斑的荧光反应。"
小林倒吸一口冷气。本该随机分布的纸纤维氧化斑,在365nm紫外线下竟排列成清晰的放射状纹路——那些淡蓝色的光点组成了一幅微缩的星图,中央最大的光斑恰好对应着北极星的位置。
"这不可能..."小林的声音发颤,"AI再厉害也不可能操控分子层面的氧化过程..."
季微雨将样本放入质谱仪时,仪器突然发出尖锐警报。她盯着屏幕上跳出的红色警告框:【检测到CL-0915型纳米复合材料——建议咨询您的PTSD治疗师】,手指不自觉地摸向右手无名指的银戒。戒指内侧的"J&Q"刻痕硌着指腹,这是三年前那场事故后,她唯一记得随身携带的物品。
"把今天所有经手过这份摹本的人员名单调出来。"她声音发紧,"尤其是墨方科技的人。"
小林快速敲击键盘,却在调取记录时突然僵住:"组长...系统显示这份摹本从未离开过修复室,但监控录像里..."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录像里根本没有它进入修复室的记录。"
想知道临渊听雨by佚名小说完结版最后的结局吗?小编提供的临渊听雨完整版阅读不容错过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