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小说免费_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免费阅读全文章节(沈清澜灵堂)

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 的主角是 沈清澜 灵堂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宫斗宅斗小说,由作者佚名编写,这本书妙语连珠,妙笔生花,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永和十六年的春,料峭得紧。倒春寒的冷风卷过帝都盛京的朱墙碧瓦,也吹进了吏部沈侍郎府邸高悬的素白灯笼里。灵堂寂寂,檀香袅袅。沈清澜跪在冰冷的蒲团上,一身缟素,身形单薄得像要融进那一片惨白里。她是沈府嫡女,棺椁里躺着的是她半月前骤然病逝的母亲,诰命夫人林氏。

封面

《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永和十六年的春,料峭得紧。

倒春寒的冷风卷过帝都盛京的朱墙碧瓦,也吹进了吏部沈侍郎府邸高悬的素白灯笼里。

灵堂寂寂,檀香袅袅。

沈清澜跪在冰冷的蒲团上,一身缟素,身形单薄得像要融进那一片惨白里。

她是沈府嫡女,棺椁里躺着的是她半月前骤然病逝的母亲,诰命夫人林氏。

纸钱燃烧的灰烬打着旋儿飘落,如同她此刻纷乱又冰冷的心绪。

耳边,是几位姨娘刻意压低的、却足够让她听清的“窃窃私语”。

“姐姐去得这般突然,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澜儿还未及笄,日后这深闺长路,可怎生是好?”

三姨娘柳氏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轻快,假惺惺的叹息下,是盘算已久的精明。

“可不是么,老爷公务繁忙,内宅总需人打理……”

四姨娘吴氏立刻附和,目光已开始在灵堂的陈设上流转,掂量着能接手多少好处。

沈清澜垂着头,长长的睫毛掩盖了眸底深处蚀骨的寒冰。

藏锋于钝,观势于微。这是母亲自幼教导她的。

母亲出身江南书香望族,嫁入沈家十余年,主持中馈,贤名在外,怎会一场风寒就药石罔效?

那碗碗浓黑的药汁,母亲蹙眉饮下时眼底的灰败,她记得清清楚楚。

这府邸的豺狼虎豹,早已磨尖了利齿。

夜色渐浓,吊唁的宾客早已散去,灵堂只剩她一人守夜。

烛火跳跃,映得她苍白的面容明明灭灭。

她屏退了丫鬟,独自走入母亲生前居住的“锦瑟院”。

院内陈设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她摩挲着母亲妆匣底层那不起眼的鸢尾花纹,轻轻一按,机括轻响,弹出一个极薄的夹层。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半页边缘焦黄、字迹潦草的残信,以及一枚触手冰凉的玄铁令牌。

残信上,是母亲熟悉的笔迹,却带着从未有过的惊惶与决绝:

“玉玺遗诏,关乎国本,沈门危矣,速……”

后面的字迹被一块暗沉的血迹污浊,再也辨不清。

沈清澜的心猛地一沉。

“玉玺遗诏”?“沈门危矣”?

母亲她……究竟卷入了何等滔天秘辛?

就在这时,窗外院墙处传来几声极轻微的闷响,似是重物倒地,

随即,一股浓重的血腥气随风渗入。

她心头一紧,迅速将残信与令牌塞入袖中,刚吹熄烛火,一道黑影便如鬼魅般翻窗而入,带着凛冽的夜风和杀意。

冰冷的剑锋瞬间抵上她纤细的脖颈,寒气刺骨。

“别出声。”

那声音低哑,带着重伤后的喘息,却依旧有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清澜僵立原地,心跳如擂鼓,袖中的玄铁令牌硌得她生疼。

她强迫自己镇定,于黑暗中捕捉着对方的气息。

黑影似乎也在打量她,目光锐利如鹰隼。忽然,他的视线定格在她微微攥紧的袖口——那玄铁令牌的一角,不慎露了出来。

他周身杀气一敛,剑锋微微后撤半分。

“……你就是‘隐狐’?”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

隐狐?

沈清澜心中电转,这是个代号?

母亲与这代号有何关联?

此人为此而来?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刻意放得平稳清冷,在这寂静的黑暗中格外清晰:

“阁下认错人了。此物,乃亡母遗念。”

黑影沉默片刻,忽然低低地笑了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了然,几分玩味。

他竟缓缓收剑归鞘,然后,抬手,摘下了脸上的青铜獠牙面具。

烛火虽熄,月光透过窗棂,恰好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

眉飞入鬓,眸若寒星,虽面色因失血而略显苍白,却难掩其通身的矜贵与气度。

沈清澜瞳孔微缩——竟是那位在朝野间素有“贤德”之名的七皇子,萧景珩!

“沈姑娘,”

萧景珩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她脸上,仿佛要穿透她层层叠叠的伪装,看清她真实的内里,

“看来,林夫人给你留下了不小的麻烦。”

他踱近一步,居高临下,气息迫人:

“做个交易。你,和你手中‘隐狐’的资源,助我破此迷局,找到那东西。我许你……”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亲手了结杀母仇人。”

杀母仇人!

四个字如同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

袖中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却让她混乱的思绪瞬间清明。

母亲的死,果然不是意外。

而眼前这个男人,他知道内情,他手握力量,他能给她复仇的刀,也能给她攀登的梯。

空气仿佛凝固。

灵堂的方向传来更夫敲响三更的梆子声,悠长而空洞。

沈清澜缓缓抬起头,不再掩饰,不再藏拙。

那双总是低垂敛目的眼眸,此刻在朦胧的月光下,清澈、冰冷,却又燃烧着一种近乎涅槃的火焰,亮得惊人。

她看着这位不请自来、强势闯入她命运的皇子,看着他那双深不见底、蕴含着天下风云的眼眸。

然后,她微微弯起唇角,那是一个极淡,却带着破釜沉舟意味的弧度。

“殿下的条件,”她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我接了。”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但沈清澜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她脚下这座沉沦的帝都,都将因她这一声“接”,而掀起滔天巨澜。

第2章

永和十六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恋严寒。

沈府高大的白墙之下,几株晚开的玉兰在料峭风中瑟瑟发抖,花瓣边缘已见了枯败的憔悴,一如这府邸眼下的人心。

灵堂的香火气日夜不息,渗入梁柱,也渗入了沈清澜的梦境。

昨夜那个带着血腥与杀气的黑影,那枚冰凉的玄铁令,还有七皇子萧景珩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眸,交替浮现,将她从短暂的睡梦中惊醒。

窗外天色仍是青灰的。

值夜的丫鬟靠在门边打着瞌睡。

沈清澜悄无声息地起身,走到妆台前。

铜镜里映出一张苍白但异常平静的脸。眼底那点属于未及笄少女的懵懂,在一夜之间,被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所取代。

沈门危矣,这绝非虚言。

母亲留下的那八个字,像烙铁印在心间。

她不能再是那个需要母亲羽翼庇护、只能藏拙自保的沈清澜了。

辰时刚过,灵堂前的喧嚣便如期而至。

三姨娘柳氏穿着一身素净却用料考究的杭绸褙子,发间只簪一朵小白花,却更衬得她眉眼精致,风韵犹存。

她正拉着几位远房来的女眷,拿着帕子按并不湿润的眼角。

“……姐姐去得突然,我这心里,真是刀绞似的疼。偌大一个家,里里外外,如今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老爷又是公务缠身,这可如何是好……”

她声音不大,却足够让灵堂内外的人都听清,

“旁的不说,光是库房里那些御赐的物件,还有城外田庄、城中铺面的账本,总不能一直乱着。

澜儿年纪小,又遭此大难,怕是心力交瘁,我这做姨娘的,少不得要多操份心,先替她担待起来。”

四姨娘吴氏立刻接口,声音尖细:

“三姐姐说得是,这家啊,没个主事人就是不行的。”

一众旁支女眷纷纷附和,目光或同情,或探究,或幸灾乐祸地落在跪在灵前,背影单薄的沈清澜身上。

沈清澜缓缓放下手中正在焚烧的纸钱,纸灰沾了她纤细的指尖。

她转过身,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柳氏。

“多谢柳姨娘挂心。”

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带着一丝哭哑,却异常稳定,打破了柳氏主导的悲戚氛围,

“母亲生前,常对清澜言道,‘女子虽不出闺阁,亦需明理持家,方不负此生’。

母亲教导之言,字字刻在清澜心上,不敢一日忘却。”

柳氏没料到她竟会当众反驳,脸色微微一僵,强笑道:

“澜儿有心了,只是这理家之事,繁杂琐碎,并非识几个字、背几句训诫就够的……”

“姨娘说得是。”

沈清澜接口,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故而母亲自清澜十岁起,便让清澜跟随学习。

母亲嫁妆单子上,共计田庄五处,铺面三间,古玩字画一百二十八件,头面首饰七匣,皆记录在册,清澜皆能复述。

城南‘丰裕’田庄去岁因水患减产三成,但通过改种耐涝作物,实际收益较前年仅减一成半;

城西‘锦绣’绸缎庄去年引入苏杭新样式,盈利反增两成。

这些账目细节,母亲曾一一为清澜讲解。”

她语速平稳,数据清晰,竟无一丝停顿错漏。一时间,灵堂内鸦雀无声。

那些旁支女眷们面面相觑,看向沈清澜的目光顿时变了。

以上就是为你准备的本是棋子,一朝翻身成皇后 沈清澜灵堂 免费章节完整全文阅读,小说条理清晰,情节曲折,十分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熬夜看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