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两本账本 是一本经典短篇小说,是佚名倾心所创,剧情主要随着暂无发展,这本书拍案叫绝,妙趣横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中秋家宴上,正跟准儿媳聊天的妈妈突然扭头跟我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为你看病花掉家里全部存款的事情吗?”聊天的声音一下子就压低了,所有人都看着我。“原来晓燕花了家里这么多钱吗?正好,晓明彩礼还差点,她总要出点吧?”妈妈刚刚正聊到彩礼的事情,现在说这话无疑是想让我也出一笔钱。
《妈妈的两本账本》精彩章节试读
第一章
中秋家宴上,正跟准儿媳聊天的妈妈突然扭头跟我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为你看病花掉家里全部存款的事情吗?”
聊天的声音一下子就压低了,所有人都看着我。
“原来晓燕花了家里这么多钱吗?正好,晓明彩礼还差点,她总要出点吧?”
妈妈刚刚正聊到彩礼的事情,现在说这话无疑是想让我也出一笔钱。
亲戚们也觉得很正常,都在等着我掏钱。
我笑了,用小推车推了两箱记账本出来。
“妈,我什么时候花了那么多钱,你说具体点,我对对账。”
重男轻女的家庭自然是要多一手准备。
在下不才,从三岁一直记录到现在。
......
妈妈有两本记账本。
一本薄的是属于弟弟的,一本厚的是属于我的。
小时候我看见了,就问妈妈是什么。
她说:“这里面记得都是你们从小到大花的钱,以后你们是要还的。”
那时候我字认得虽然不多,但是字数多少我还是数得明白的。
弟弟吃的用的都比我多,怎么他的记账本上字数比我少那么多。
我不服,跟妈妈理论。
换来的是一顿毒打和不许吃晚饭。
她说:“花了就是花了,小小年纪记性就那么差,长大了账都算不清楚。”
这件事就没了下文。
但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于是在写字都缺胳膊少腿的年纪,我就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记账本。
不会的字就问老师,再不会写就画画。
每天,什么时候,干了什么,花了多少钱。
为了增加记账的可信度,我养成了留小票和发票的习惯,我还拿家里卡的要死的手机拍照留底。
我才不会像妈妈那样随便往本子上一记,一点可信度都没有。
后来,书读得多了,再见妈妈那所谓记录我从小的花销记账本,又对比弟弟的账本,也明白妈妈的意思,她就是封建遗物重男轻女。
我记账本就记得更详细了,恨不得每天吃了多少饭和用了多少水都记进去。
甚至我还设想了妈妈拿着账本向我讨债时,我应该怎么回答。
网上翻阅了大量的案例,就为了不落下风。
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的记账本虽然越来越荒谬,我的记账本也增加至两箱了。
可她始终没有闹什么幺蛾子,重男轻女的行为在我离家后,我也能眼不见心不烦。
我以为是社会终于感化了她,让她偏到太平洋的心回到了中国东海。
没想到她给我憋了个大的。
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爸妈亲戚也多,今年就商量一起在老家办一场家宴。
很多年没见的小伙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都回来了。
我们聊得很开心,陌生感在嘻嘻哈哈中都消散了。
来吃饭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除了一个人。
弟弟的女朋友,妈妈心中的准儿媳。
这次,妈妈特意带她来见见亲戚。
几个阿姨将她说得天花乱坠,妈妈趁机提起彩礼能不能再少点。
没想到姑娘很清醒,反问嫁妆能不能少?
本来也不关我的事,可妈妈却把主意打到了我身上。
第二章
妈妈抹着眼泪,声泪俱下道:
“那年你还小,生了一场好大的病,医生都说你救不回来了,我是到处借钱求爷爷告奶奶的才把你救活的。”
她这幅样子,活生生将为子女全心全意付出的慈母形象养活了。
辛苦多年的母亲,无动于衷的女儿,任谁都觉得是我的错。
我嘴里的红烧肉还没有咽下去,就被这精湛的演技扑了一脸。
这样团圆的日子,亲戚怎么会看妈妈流泪而不宽慰呢。
“秀芬啊,苦日子都熬过去了,孩子都大了,怎么会不记得你的好?”
“对啊,晓燕也不像是忘恩负义的人,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弟弟冷哼一声:
“要不是姐姐花了太多钱,到了我这里怎么会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大姑发话:“晓燕,你拿笔钱出来给你弟弟做彩礼。”
我十分茫然地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就将我的钱安排好了。
因为时不时拿着账本回忆往昔,我还真要怀疑是不是我真生了什么大病了。
在亲戚面前,我多少给妈妈留点面子,好声好气地问道:
“妈,你是不是记错了?我什么时候生病将家里的钱都花完了?”
妈妈抹了抹眼角的泪。
“那时候你还小,也不记得事,当时你体温一直降不下去,人都烧糊涂了。”
“是我一夜又一夜陪着你,给你物理降温。”
“医生说必须用国外进口药才能救你,我是你妈,我能不救你吗?把亲戚的钱借了个遍之后,总算是把你救回来了。”
不少亲戚都点头表示有这件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秀芬,你也不容易啊。”
我眉头皱得紧紧的,一脸不信的样子。
“妈,也是没办法,你弟弟的彩礼不够数就娶不到老婆,你就当借妈一点钱,等我周转开了,就还你?”
妈妈的语气十分卑微。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再不掏钱我就得被唾沫子淹死了。
可我偏不。
他们怎么能怀疑一个高级会计师的记账水平呢。
天王老子来了,不是我的账都别想甩到我头上。
弟弟冷笑一声:
“妈,姐姐还不信呢,你不是有记账吗,把账本拿出来,让姐姐看看她到底花了家里多少钱。”
弟弟像是等不及般,自己跑去主卧将红色的账本翻出来。
他翻到前面几页,怼到我面前。
上面清晰写着:
年,生病花费22.8w。
“看到了吧,这可是08年的22w,要不是你,我们家都过上富贵的生活了,现在就想让你给我出笔彩礼,你还推三阻四的。”
弟弟很气愤,口水都要喷到我脸上了。
我伸出手将他的脑袋推开来。
“假的。”
我轻描淡写反驳道。
我的话在一众亲戚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等他们发作,我就站了起来开口怼了回去。
“该是我出的,我自然会出。”
“但谁都别想凭借在纸上几句话就想把莫须有的帐算在我身上。”
“妈,你想要钱很久了吧,弟弟是你的孩子,我就不是吗?”
妈妈红着眼睛摇摇欲坠。
第三章
她痛苦道:
“晓燕,手心手背都是肉,妈妈怎么会偏心你弟弟?我只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你就当是我借的,以后我养老也不靠你,行不行?”
她痛不欲生,声音越来越小声,好像马上要昏过去一样。
像极了不孝女气从小养她到大母亲的样子。
亲戚也纷纷指责我,说我不孝,要遭报应。
母慈不慈,我能不知道?
我站得笔直,丝毫不慌。
“妈,今天闹这一出究竟是为什么你比我清楚,你无论演得有多好,都改变不了你偏心弟弟的事实。”
“我上大学后,我就跟你讲了,我们母女之间就这么像个不熟的朋友来往就行了,何必装个母女情深,平白惹人笑话。”
怼完妈妈,就接着怼弟弟。
“怎么,没钱就把主意打我身上来了?谁花了那么多钱,你心里没点b数?”
“别以为我会当冤大头,我可不是你的提款机!”
亲戚们都觉得我在无理取闹,毕竟我妈是长辈,当年也确实有借钱给我看病的事实,我闹就是为了不给钱。
我的身份天然落在了下面。
但没关系,我有的是证据。
将小推车拉进我的房间,等我出来时,小推车上放着两个大箱子。
一打开,都是大大小小的本子。
记账本因为被人反复翻开,边缘都卷了起来。
我精准找到2008年的账本。
“来,睁大你的狗眼看看,2008年是谁生病花掉家里的存款的。”
“我跟妈不一样,有图有真相。”
这毕竟是原本,不小心弄坏了我得心疼死,所以我打印电子版给大家传阅。
有的老人家眼神不好,我都贴心给大家好好解释。
“2008年,6月14号,弟弟生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妈妈还借了13w给弟弟治病。”
那时候我7岁,字写得也算清楚了。
“可奇怪的是,妈妈把这笔账记到了我头上,还对外说是我生病了,要给我治病。”
“为了防止将来妈妈拿这件事做借口向我要钱,我要留下足够的证据。”
“妈妈只管弟弟,不管我,也不给我钱买菜,我只好去隔壁邻居蹭饭,他们能证明生病的不是我,照片和邻居的电话为证据。”
模糊的照片上,依稀可见我乖巧坐在桌子前的样子,旁边是隔壁的李大叔李大婶。
“7月3号,妈妈花两百从老家买了只老母鸡炖给弟弟喝,我只闻着味,吃了45根清水煮面。”
妈妈的两本账本&佚名的精彩分享,了解更多完结小说,就上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