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寰宇天下小说免费看_韩宇热门的小说

三国之寰宇天下 》全文在线怎么阅读,小说主角是 韩宇 ,这是佚名最新打造的历史书籍。小说内容非常好,情节引人入胜,笔下生花,大力推荐。完整版小说精彩概述:第1章“少爷!少爷!”,耳边响起急切的叫喊声。韩宇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一张黑黝黝的脸出现在自己眼前。“少爷醒了,太好了太好了!”黑脸男子开心的叫道,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

封面

《三国之寰宇天下》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少爷!少爷!”,耳边响起急切的叫喊声。

韩宇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一张黑黝黝的脸出现在自己眼前。

“少爷醒了,太好了太好了!”黑脸男子开心的叫道,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

韩宇有点懵,这谁啊?什么少爷少爷的?紧接着身体感觉到一阵寒意,哆嗦了一下,心想怎么这么冷啊!抬了抬头,发现自己竟全身湿透的躺在地上,便挣扎的撑了撑身体想坐起来。黑脸男子见状忙伸手帮忙,扶韩宇坐了起来。

韩宇打量蹲在眼前的这个黑脸男子,大约二十岁不到,身穿一套蓝色粗布衣服,看这样式应该是古装,只见他神情关切的看着自己。

在他旁边,还站立着一个大汉,脸色白皙、浓眉大眼、身形魁梧,也身着古装,不过色彩艳丽,料子看起来也非常不错,只是应该是穿了有些年头了,本来鲜艳的颜色也已经浆洗得有点发白了。

韩宇又打了个寒颤,不由摸向自己湿漉漉的衣服,这才发现自己穿的也是类似古代的长衫,一时脑子有点不够用,暗问自己:怎么回事?我在哪里?

“少爷,你感觉怎么样?要不先回船上换一下衣服吧?”

韩宇甩了甩头,然后故作镇定的伸手掸了掸头发上的水珠,然后低头努力回忆。

自己刚才在老家东钱湖边钓鱼。无意中发现湖中隐有金光闪闪,仗着自己是退役特种兵,水性极佳,便脱了外套一个猛子扎到湖底,刚捞到一块四四方方的白玉,突然间全身尤如过电一般,然后两眼一黑失去知觉,醒来便是现在这般情景了。

“少爷,我们先回船上吧。”黑脸男子不见韩宇有所动作,边说边过来扶韩宇起来。

“好的韩福。”随着这个名字不经意间的脱口而出,另外一段记忆闪电般清晰的涌现在自己的脑中,韩宇感觉自己的身体里突然间有了两段记忆。

难道我死了灵魂附在别人身上了?还是我穿越了?穿越到了古代?韩宇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在韩福的搀扶下来到旁边的船上。

船是木船,比以前自己在绍兴坐过的乌篷船大了许多,还有好几间独立的船舱。

韩宇跟随着来到其中一个船舱,韩福在包袱中取出一套干净衣服,准备服伺韩宇更换。

“韩福,你先出去,换好了我再叫你。”韩宇一是不习惯别人帮忙换衣服,二是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捋一捋思绪。

“是,少爷。”韩福应了一声,带上舱门出去了。

韩宇一边思考一边脱下身上的湿衣服,然后随手丢在地板上。“哚”,衣服在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韩宇顾不及查看,光着身子实在太冷了,先想着穿上衣服再说。

因为第一次穿古装,花了好一阵子,韩宇才穿戴整齐。想起刚才的声音,拿起自己脱下来的衣服一阵摸索,然后从衣服内袋翻出一个白玉,隐约就是自己从湖底捞到的那个。定眼细看,此物大概十公分见方,上面刻有龙形浮雕,栩栩如生,翻过来发现底面有花纹,好像是什么文字,边上缺了一角,却用黄金镶补了。

韩宇越看越惊,心想这个莫不是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吧?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忙收入旁边的包袱内藏好,然后顺势坐倒地板上。

理了理脑中的另外一个记忆,现在是大汉建安十一年十二月,这个身体的原主人和自己同名同姓也叫韩宇,父亲乃是长沙郡太守(呦,官二代嘛!韩宇心想,不过随即也明白自己应该是穿越了,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另外一个人身上)。

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06年(得亏自己是个三国迷,一本《三国演义》读的滚瓜烂熟,《三国志》也略有翻阅),汉献帝在许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袁术称帝早已败亡,玉玺应该已复归汉室,只是不知为何出现在后世,又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穿越到了这里。

韩宇收了一下思绪,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接着想下去。

公元206年,曹操已经打败袁绍,正在扫除袁氏残余势力,努力统一北方;孙权已经坐领江东,马腾韩遂尚在西凉,刘璋在益州,张鲁占汉中,公孙康盘踞辽东;而韩玄则在刘表值掌的荆州下面做了个长沙太守。

207年,曹操征乌桓还,郭嘉亡,诸葛亮出仕。

208年,刘表亡,曹操南下荆州,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南逃,东结孙权,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接下去刘备取南郡,收荆南四郡......

等一下,韩宇突然想到三国演义中韩玄不就是这个时候被杀的嘛,这可不行,现在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幸好有这么一个掉到自己头上的太守父亲,这棵大树可不能倒。否则一损俱损,自己以后就没好日子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两父子一起被杀都说不定。

旋即又想,据演义记载,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就是说韩玄这个人性格暴躁,滥杀无辜,可能还有生性多疑,手下大将黄忠忠心耿耿,他却无端猜忌黄忠通敌就是佐证。哎,这个便宜老爹好像不怎么靠得住啊,看来还得靠自己啊!靠什么?靠我勤奋苦读十五年,知晓上下五千年,再加上神州特种兵的身手,我就不信不能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来,对,不但生存下来,还要出人头地,难得穿越一回,为了自己,也为了早日结束这乱世,不如争霸天下,一统江山,还百姓还华夏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想到这里,韩宇不竟豪情万丈充满信心,开口向外面喊道:“韩福。”

舱外的韩福已等候多时,听到后推门而入,应到“少爷。”

“韩福,我且问你,我是如何落水的?”

第2章

“少爷,这次家主让小的跟随少爷来襄阳,贺刘州牧次子的弱冠礼,怕少爷一路上辛苦,所以从临湘出发就一路坐船,刚才及到襄阳渡口,小的拿着行李先下的船,听到声响回头才见少爷已掉入水中,还好岸边水浅,又有刚才那个壮士相助,少爷才没出什么大事。”韩福答到。

韩宇听完努力回忆,下船时,韩福在前先行,自己刚要走上跳板时,突然身子一麻,然后感觉有人推自己下水。入水后江水刺骨寒冷,自己却全身无力,眼前白茫茫一片,随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韩宇收起思绪,说道:“哦,既然有壮士搭救,理应前去答谢救命之恩。韩福,可知壮士现在哪里?”

“应该还在岸边。”韩福答到。

“快带我去。”韩宇忙道。

渡口边,青石上,锦衣男子面朝大江,远望东方。

韩宇望去,其人身高约一米八九,相貌堂堂,虎背熊腰,一身衣服都快包不住的肌肉让人感觉浑身都是力量。不由心想,如果是个武林高手,给自己做个保镖,该有多好。

“多谢恩公救命之恩!”韩宇上前行理道。

男子转身见是韩宇,收起满脸愁容,答曰:“举手之劳,不必多礼。”

“不知恩公尊姓大名,小生必当铭记在心。”韩宇问道。

甘宁略一迟疑,说道:“某叫甘宁,不知小哥如何称呼?”

甘宁!韩宇听到心头一震。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据记载甘宁出身巴郡当地土豪,家境富裕。早年在益州刘璋治下为官,后在刘阖的策反下,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后兵败依附荆州刘表,不得重用,再投江东孙权,有勇有谋,立下不世功业。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据闻此人武艺高强,仗义疏财,颇有侠义之风,被后世评为三国二十四名将。眼下在这里见到他,可知尚在刘表帐下,而且观他刚才愁容满面,应该是不受重用,抑郁烦忧吧。

想到这里,韩宇内心狂喜,没想到来到大汉第一天,就碰到了这个绝世猛将,快速决定一定要好好结识,最好是可以留在身边,为我所用。

“原来是兴霸兄,兄之威名,如雷贯耳,今有缘有见,深感荣幸。小弟韩宇,字子修,长沙郡人氏。”

甘宁见韩宇沉默良久,又见韩宇道出自己的表字,知道韩宇已知自己身份,坦然一笑,说:“韩兄弟谬赞了,什么威名,我等粗鄙之人,有背主之名而已。”

“兴霸兄轻财重士、侠义豪杰,小弟深感敬佩。而且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前之事,兄长不必挂怀。兄若不弃,可否前往舱中一聚?”韩宇问道。

甘宁闻之,看着眼前的韩宇比较合眼缘,心想现在左右无事,不由缓缓点了点头。

韩宇大喜,忙转身向喊道:“韩福,快准备酒菜,答谢甘兄的救命之恩。”

船舱内,韩宇与甘宁二人对席而坐。酒过三巡,韩宇说道:“今幸得甘兄施以援手,不然小弟恐怕已成水中之鬼了。只是天寒地冻,甘兄却孤身一人来此渡口,所为何事?”

甘宁听完答道:“韩兄弟福泽深厚,自会逢凶化吉。只是我观你身强力壮,也不似不识水性之人,为何落水后竟一沉不起?甚为奇怪。”

见韩宇没有搭话,继续说:“不过天冷水寒,一时手脚不便也尚未可知。”

韩宇刚才也已有所怀疑,又听甘宁提起,更对自己落水之事感到疑惑,只是现在甘宁猜测可能和江水寒冷有关,自己也不想过多谈论,便只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甘宁抬手喝了一杯酒,接着说道:“我自益州兵败而来此地,已十余载。本想刘荆州雄杰,八俊之一,当年一马入荆州可谓意气风发;且荆州富庶,兵马强盛,当可大展鸿图,成就大事。谁知刘表无他远志,好谋无决,实非霸王之才。甘宁反叛之身,不受其喜,若不是怕世人评其没有容人之量,恐不愿留我多时矣。”说到这里,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如今刘景升迟暮,身体衰弱,必不久于人世。然我观其二子,长子平庸,次子尚幼,且俱非能守疆拓土之主。听闻江东孙权,雄才大略,招贤纳士,我有意投之。但是孙权麾下良将众多,我前又杀他爱将凌操,冒然去投,恐不相容。故心生忧虑,来此江边徘徊。哎!”甘宁叹了口气,然后拿起酒杯一干而净。

韩宇听完,心想还好还好,再晚一点估计甘宁就前往江东投奔孙权去了,和自己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接口答道:“甘兄分析言之有理,但是我观孙权,现虽占有江东,实赖父兄之余烈,能守住江东已然了不得,要想逐鹿中原却是痴心妄想。”

“哦,”甘宁被他勾起兴致,忙问道:“贤弟快说,这是为何?”

韩宇瞟了一眼甘宁,然后拿起酒壶给甘宁倒了一杯酒,说:“曹操,世之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中原,兵精将广;现又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指日可待。南方虽有刘备、刘璋、孙权、张鲁之辈,我观皆不是其对手!恕小弟言语冒犯,请问甘兄,汝留荆州还是前往江东,岂有异乎?”

甘宁听完,喃喃说道:“想不到我甘宁自诩英雄了得,可怜竟找不到地方让我一展报负。”说完又闷了一杯。

韩宇见时机已到,忙说:“以兄之本领性情,当不屑于坐享其成投奔曹操。只是不知甘兄有没有胆量搏一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割据一方,一统天下。”

听完,甘宁两眼冒着精光,急切的问道:“如何搏之?”

韩宇稍微组织了一下思绪道:“吾父韩玄,现为长沙太守,爱民如子,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不管了,先忽悠了再说)。目下虽兵少将寡,但只要有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何愁大事不成?刚才甘兄已说,州牧刘表,命不久也。刘表一死,兄弟相争,荆州必起风波,直至兵戎相见,再起战火。到那时,先取荆南四郡以为根本,待二子两败俱伤,我等提兵北上,全取荆州。然后厉兵秣马,西入巴蜀,东出吴越,北上中原,一统天下。试问甘兄,我之筹划,可能成否?”

甘宁越听越惊,呼吸急促的看着眼前这位今天才第一次相见的男子,韩宇的凌云壮志宏伟雄图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自己体内那久久盼望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

韩宇长身而起,接着道:“然小弟虽有大展宏图之志、运筹帷幄之机,却无冲锋陷阵之能。甘兄当世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不知兄长看不看得起小弟,助我一臂之力,成就不世功业?”说完双手抱拳,深深一躬。

甘宁听时,早起心潮澎湃豪情万丈,见韩宇这般,忙单膝跪地回道:“甘宁愿出生入死,助韩兄成就大事。”

韩宇大喜,赶忙扶起甘宁,同时心头一转,古人重义,何不效仿桃园结义!便对甘宁说:“如蒙不弃,韩宇愿与甘兄结为异姓兄弟,从此生死与共,永不相离,不知甘兄意下如何?”

甘宁大喜,自然同意。

说拜便拜,二人也不管什么繁文缛节,跪下对拜了三个响头,便算礼成,结为异姓兄弟了。甘宁年长,自为大哥。

韩宇有此大哥,心想自己的第一个武将有了,心中高兴,信心大增,不由酒兴大起,和甘宁连连举杯,最后两人都酩酊大醉,席地而眠。

第3章

襄阳城,荆州治所。扼守南北,贯通东西,是天下必争之地。且襄阳富庶,自古以来就是天下闻名的鱼米之乡。东汉自黄巾起,北方各州多有战火,百姓民不聊生,越来越多的人逃往战火影响相对较少的南方,比如荆州,襄阳作为荆州治所,前来的百姓特别多。

公元190年,刘表单骑下荆州,联合蒯、蔡、黄、马等荆州大家控制了荆州。经过十几年的治理,也得益于远离动乱,时下的荆州可谓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刘表麾治下文有蒯良、蒯越、王粲、傅巽、韩嵩、伊籍等人,武有蔡瑁、张允、文聘、黄祖、王威等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不可不谓强盛。可惜刘表优柔寡断,不思进取,刘表死后,刘琮降曹,甚好一个基业白白浪费。

韩宇矗立在襄阳城外,仰望着那高大雄伟的城墙,心中无比感慨,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到现在都感觉那么的不真实。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为了自己,为了华夏少一点战乱,也为了避免之后出现的五胡乱华的局面,忙收拾心情向前走去。

进入城内,所见建筑错落有致,道路宽阔平整,两边商铺林立,街上人头涌动,甚是热闹繁华,丝毫没有韩宇印象中东汉末年社会凄凉的景象。说明刘表这十几年的治理非常不错,心中不由对此人有所好感。

今日便是刘琮的弱冠之礼,三人就近找了一家客栈。打听了州牧府的位置,韩宇韩福二人便径直前往。甘宁自去军中请辞。

二人来到州牧府外,但见州牧府气势恢宏,典雅别致。门外空地上已经停有许多马车,想来应是已有宾客到来。

刚进府门,门外一人见到韩宇,眼睛一亮,大步上前叫道:“子修。”

韩宇定眼一看,记忆中此人乃韩玄族弟韩嵩,字德高。忙行礼拜道:“小侄拜见叔父。”

“我接到你父亲书信,说是你前来襄阳,算算日子应该昨日就到,你怎么现在才来?”

“小侄路上有些耽搁,故而来迟。”人多眼杂,韩宇也不细说何事之故。

韩嵩也没在意,急急说道:“琮公子的弱冠之礼都已经结束,你快随我进去拜见夫人。”

原来韩玄之妻韩宇生母蔡氏,出身荆州蔡家,与刘表续妻蔡氏乃是同族,二人青梅竹马亲似姐妹二人各自出嫁后久而未见。后韩宇生母因病去世,刘表之妻蔡氏闻之甚是伤心。恰逢刘琮弱冠之礼,便去书信请韩玄带子前来襄阳一见,以解自己思念故人之情。时值年关,韩玄事忙,故让韩宇一人前来。又恐韩宇年少无知言行失当,书信至族弟韩嵩处,请他从旁照顾,不致有差。

韩嵩时为荆州的从事中郎,深得刘表信任,进出州牧府自然不用通报,他当先而行,带韩宇二人进入府中。

州牧府一如古时府衙格局,前面办公,后为起居。入内院后,自有下人引领韩宇前去拜见。蔡氏见到故人之子自是痛哭流涕,然后嘘寒问暖询问一番。最后更唤了刘琮前来,让两人相互认识。

刘琮,少年心性,见了韩宇竟十分亲近,韩宇见此也甚是喜欢。原来刘表长子刘琦,见刘表宠爱刘琮,怕其夺了他的世子之位,平时不怎么待见这个弟弟,所以刘琮也不怎么亲近刘琦。

时近晚宴,刘琮拉着韩宇的手来到前厅,厅上已经宾朋满座。

韩嵩见韩宇进来,上前说道:“子修,快来。”然后带韩宇厅中。

“子修,这位是蔡瑁蔡大人,与你母亲乃是同宗。”

韩宇连忙行礼,叫了声舅父。

蔡瑁,字德珪,荆州蔡家家主,蔡夫人亲弟,现为镇南将军军师。但见蔡瑁看了一眼韩宇客气地说:“贤侄一表人才,有乃父之风啊!回去长沙,代我向你父亲问好。”

韩宇应声称是。

“这位乃王粲王大人。”韩嵩接着引见。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史书说其少有才名,得大儒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他以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刘表。可刘表因其貌不扬,所以不太重用他。今日是刘琮行弱冠之礼,念王粲乃当世文学大才,故而相请前来饮宴。

韩宇上前拜见,说:“今日得见曹王之一的王大家,晚辈不胜荣幸。”

哪知王粲不善礼节,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韩宇见状也不以为意,以为文学大家大多都这般放荡不羁。

正当韩嵩还要给韩宇介绍其他人时,外面门房大声唱道:“庞德公、水镜先生、黄老先生到。”

厅内众人闻之,纷纷转向厅门,韩宇也抬头望去。只见三人并肩而来,及至厅内。

左边那位,面颊清瘦,仙风道骨,应该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中间那位,粗布麻衣,身材欣长,发须灰白,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韩宇猜测是为庞德公。那右边那位应该便是黄承彦,但见他身形微胖,面色红润,头发微黄,活脱脱一个典型的西方中老年白人形象。随即想起历史上说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乃黄承彦之女,据记载黄月英样貌丑陋,但是才智无双。不由心想见一见这位奇女子。

“州牧大人到…”韩宇还在冥想,又被一唱声打断。

声音未落,只见偏厅出来一人,后面跟着侍从丫鬟。

韩宇转身望去,但见那人年逾六旬,身材修长,身形瘦削,国字方脸,面色苍白,浓密的眉毛有点白了,走起路来也有些飘忽,俨然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三位先生联袂而来,表不胜荣幸,未及远迎,还望见谅。”刘表来到厅前行礼说到。

庞德公三人见状连忙还礼,然后一起走向上座。四人及至韩宇身前,旁边的韩嵩轻轻的肘击了一下,韩宇秒懂,忙抬手行礼。

刘表等人见之,俱停下脚步,看向韩宇。

“主公,此乃韩玄之子韩宇。”韩嵩忙说。

“哦,”说完仔细打量韩宇,然后说:“我与汝父有旧,贱内与汝母也是故交,所以在此,贤侄不必拘束,就当自己家中一样。”

韩宇忙行礼称谢。

刘表瞟了眼韩宇旁边的韩嵩,心中已知韩嵩贸然让韩宇给四人行礼的用意,然后接着说道:“贤侄,快来拜见三位先生。”

“晚辈韩宇拜见三位先生。”韩宇听完,一一给庞德公三人行礼。

庞德公等人见韩宇容貌俊俏,衣着华丽,又听闻还是长沙太守韩玄之子,心想又是一个纨绔子弟,于是只是出于礼节点了点头。

三人年长,又德高望重,这样回应也并无不可,只是刘表见状却有些尴尬。

原来刘表得知韩宇是韩玄之子,韩玄现为长沙太守,虽是自己下属,但长沙乃荆南四郡中最重要的大郡,本想为韩宇引荐一番,赚得韩玄一个人情。日后韩玄得知,必会记得自己对儿子的提携之恩,从而对自己掌控荆南四郡有所益处。

不想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不看身份,只重才学,根本没把韩宇这个官宦之子看在眼里。而黄承彦观韩宇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也不想落了连襟刘表的面子,本想询问一二,不想庞德公二人已然前行,只好作罢,跟了上去。

韩宇本来心想今天好好结识一下三位大家,可能日后还有机会接触到庞统诸葛亮等人,如果自己运气好,再收一个卧龙或者凤雏那就更完美了,谁知现在却是这样一个情景。还好韩宇心性洒脱,也不以为意,神情自若地执礼相送。

三国之寰宇天下&佚名的章节分享,了解更多最新小说,就上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