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青 、 王海燕 的书名是重生1980:从摆摊开始逆袭,是最近非常受书迷喜欢的作家佚名精心打磨而成的,它的内容寓意深刻,深深的打动人心,它是一本都市类型的书籍,以下为你分享本书的精彩内容:第1章小山村。“老头子,不行就让小雅嫁人吧,头一阵子桥河村村长婆娘和我提过这事,他们家愿意出一百块钱的彩礼......”“小雅才14岁!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家儿子是个傻子!”“那能怎么办?家里已经没钱给你抓药了,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啊!”刘常青在床上缓缓醒来,听到隔壁传来的声音有些熟悉。
《重生1980:从摆摊开始逆袭》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小山村。
“老头子,不行就让小雅嫁人吧,头一阵子桥河村村长婆娘和我提过这事,他们家愿意出一百块钱的彩礼......”
“小雅才14岁!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家儿子是个傻子!”
“那能怎么办?家里已经没钱给你抓药了,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啊!”
刘常青在床上缓缓醒来,听到隔壁传来的声音有些熟悉。
像是尘封在记忆里父亲和母亲的声音。
可父母早已经去世多年......
幻听?
刘常青苦笑一声,不经意之间扫过四周,他浑身猛的一颤!
斑驳的墙壁糊满了旧报纸,头顶的正上方单根的电线吊着一个瓦数不高的破灯泡,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四周破旧的一切!
熟悉又陌生!
这是......这是自己记忆里的老家!
难道…自己重生了!
刘常青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赶忙环顾四周。
残破的木门挂着一本被撕了大半的日历,上面的日期验证了刘常青的猜想。
1982年8月13号!
“真的重生了!”
刘常青浑身一瘫,脑子里一片空白。
上一世的他被称为实体的王,商业天才,华尔街之狼。
年纪不过四十就已经跻身于世界富豪榜前列。
在旁人看来完美无瑕的人生,可对于刘常青来说却是有着无法弥补的遗憾......
亲情!
刘常青的父亲刘大海是小山村的村长,却有一个嚣张跋扈不成器的儿子。
1982年,刘常青染上了赌。
仅仅一年,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被他祸害的支离破碎。
家里仅剩给父亲抓药的钱被他输得精光,母亲无奈之下,把年仅14岁的妹妹刘晓雅嫁给了隔壁村村长家的傻儿子。
可原本计划用来治病的彩礼钱,又被他偷了出去,输得一干二净。
要债的天天在家门口蹲着他,等着打断他腿,无奈之下刘常青上了南下火车。
背井离乡让刘常青吃了不少苦,后才幡然悔悟。
几年的打拼也让刘常青小有成就。
原本打算荣归故里,让父母晚年享享清福,可回来后刘常青才知道一切都晚了......
父亲在他走后没多久就因病而逝,母亲也郁郁寡欢,两年后撒手人寰。
至于妹妹刘晓雅,在嫁过去的不久后就怀了孕,可长时间的劳作再加上营养不良。
难产,一尸两命!
至此,刘常青再无亲人。
回想起上世的种种,愧疚与思念此刻都化作了眼泪,让他这个心理年龄已经40岁的中年汉子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
听见这屋的动静,刘母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你哭什么?”
看见母亲满是皱纹的脸,刘常青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一下抱住了母亲。
“妈,别让小雅嫁人,她才14岁......”刘常青声音哽咽道。
既然老天爷重新给了他一次机会,刘常青自然不会让悲剧再一次发生。
这一世,他要让全家人好好的!
听见刘常青这话的刘母有些错愕!
一直以来,刘常青对于家人都是冷漠的,和父母之间的对话除了要钱没有别的,对于妹妹刘晓雅更是态度恶劣,不是打就是骂。
今天这是怎么了?
转性了?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嚎啕大哭的刘常青触碰到了刘母心里的柔软,她轻轻拍了拍刘常青的背,“妈也不想让小雅嫁人,可你父亲等着钱看病!”
“家里钱是我败光的,别让小雅承担,我去挣!”
刘常青抹了抹眼泪开口道。
“哼,你去挣?你拿什么挣?”
父亲刘大海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屋,倚着门框冷眼看着刘常青。
长年的劳作让刘大海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但更让刘常青心如刀绞的,是父亲看自己的眼神。
冰冷!
失望!
他对这个儿子早就已经失望透了,如今见刘常青这样,只是以为他又是假装悔悟,然后要钱去赌!
“我告诉你,家里已经没钱了,你也不用演了。”
刘大海冷哼一声。
刘常青听见这话也不觉得意外,父亲对他失望透顶,他自然会用时间证明一切。
跪在地上磕了两个头,刘常青开口道,“爹,你放心,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要家里的一分钱,并且,以后我会挣钱孝敬您!”
刘母眼睛通红的把刘常青拉了起来,顺便给刘大海一个白眼。
刘大海冷哼一声,刘母则是一脸温柔的对刘常青开口:
“只要儿子你以后好好的,咱们家还有希望!”
刘常青重重的点了点头。
“爹,果子摘回来了!”
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妹妹刘晓雅的声音。
几人出了院子,院子里堆放着一筐一筐新摘回来的苹果。
家里山上有点果树,如今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
父亲重病,母亲干不了重活,刘常青从来不管,家里的农活自然是落到了只有14岁的刘晓雅身上。
天还没亮,刘晓雅就上山摘果子了。
摘完之后背回家,几里山路,刘晓雅就这么一趟趟的背回了家。
“小雅…”
看到自己懂事的妹妹,刘常青再度哽咽,伸出手想要摸摸她的头,可刘晓雅却是警惕的往后退了一两步。
一双明亮而有神的大眼睛怯生生的看着刘常青。
她还以为哥哥又要打自己。
刘常青心猛的一痛,恨不得此刻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自作孽,不可活,刘常青从心里发誓,以后要加倍对自己妹妹好。
“正好,你不是要重新做人吗,把这些果子拉到供销社卖了。”
这时刘大海开口说道。
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刘常青。
他记得这一天!
就是这一天,他把卖果子的钱又拿去赌了,越赌越大,最后甚至都把家里唯一的牲口押了去赌。
输得精光!
回到家中,父亲急火攻心,病上加病住进了医院。
这件事成了压死他们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山穷水尽之下,妹妹嫁了人。
重获新生,刘常青自然不会像上世那样,不过要把这些果子卖给供销社吗?
不可能!
供销社成立之初是为了协调各地物资平衡,它承担了农村百分之九十的物资供销。
解决了农民的温饱,但十几年的发展也让它的弊端开始显现。
他没有办法让农民富起来。
刘常青家的苹果,卖给供销社三毛钱一斤。
第2章
可在城里,水果属于高端商品,而且它的售价达到了8毛!
虽有运输成本,可这巨大的差价也让刘常青接受不了。
目前他们家正是缺钱的时候,他自然不能把这些果子以低价卖给供销社。
他要自己去卖!
虽说这种行为在这个年代还属于投机倒把,抓住了还要蹲几天局子。
但这个时候,国家已经下发了文件,废除投机倒把罪,支持个体经济。
只是这阵风还没有吹到农村。
心里打定主意,刘常青面上却是没有表露。
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他要是说了,父母自然是不能同意,只能先斩后奏了。
把一筐一筐的苹果装上了板车,套上了骡子,刘常青出了门。
县城距离他们村子三十多里,刘常青驾着车足足用了三个多钟头才到。
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少打扮“时髦”的男女脸上露着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笑容。
任何时代都不缺有钱人,想要在这个年代找到生活质量比较高的那一波人对于刘常青来说,太简单了。
机关单位,机关家属院!
刘常青问了个大爷,随后找到了绝佳的售卖位置——县城的机关办公大楼。
不远处还有两个家属院,人流量很高。
看了看四周,只有一个卖冰棍的小伙子。
把盖着苹果的布一掀,刘常青清了清嗓子,直接喊了起来。
“自家果园,不干了!果树通通砍了,老婆带着钱跑路了,日子不过了,供销社8毛的苹果现在只卖7毛,全都甩卖了!”
“自家果园......自家果园......”
刘常青一开腔,隔壁卖冰棍的小伙直接傻了!
哪里听过这样的叫卖方式!
还自带小故事。
此时正是中午,人流量最大的时候,突然听见这叫卖声,无疑勾起了往来人流的好奇心。
就算你不买苹果,你不也得停下来瞅瞅是哪个缺心眼的这么喊吗。
另外,点明了供销社8毛钱才能买到的苹果,现在只卖7毛钱。
这便宜还不占?
“这个卖苹果的挺有意思啊......”
距离刘常青不远,一个身穿高领毛衣,脚上踩着一双铮亮小皮鞋的气质女人停下了脚步,看着刘常青,不自觉的漏出了微笑。
身旁下属刚要开口,女人突然瞪了他一眼。
这人立马改口,“李…李姐?要不要找个人把他撵走,在机关大楼门前摆摊,明目张胆的投机倒把,这人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胆子也太大了…”
气质女子想了想了,然后摇了摇头。
“他是个人才,我们县城以后想要发展,离不开这样的人才,我挺看好他的。更何况最近上面下来了文件,鼓励个体经济,以后......没有投机倒把这一说了。”
下属点点头,女子则是从包里掏出五块钱。
“去给我卖两斤苹果。”
此时,刘常青的摊子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笑呵呵的开口问道:
“哈哈,小伙子,你老婆都跟别人跑了,你还有心思卖苹果。”
刘常青假装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卖,可果子熟了,我也不能让它烂在树上啊,这不是糟蹋东西吗?”
老头点点头,“说的不错,既然你还能出来卖,就说明你还对生活有希望,好好活下去!”
“好嘞,谢谢您呢大爷,不过您也别口头上给我希望啊,买两斤苹果吧,又大又甜,咬一口满嘴流汁…”
刘常青应了一声,接着推销自己的苹果。
这大爷也是个爽快人,听见刘常青的话笑呵呵的指了指他,“你小子,我都怀疑你老婆是不是真的跑了,给我来十斤!”
“好嘞!”
刘常青动作麻利,称了十斤苹果,秤高高的,递给大爷后还塞进去一个。
周围人一看眼睛都亮了,这小子做生意地道啊,还送一个!
有了大爷的开头炮,再加上刘常青用了点小手段,周围的人都开始抢着买。
“小伙子,给我来五斤!”
“给我来八斤!”
“小伙子能尝尝你这苹果吗?要是甜,我来20斤!”
“尝,随便尝!不甜不要钱!”
刘常青对此毫不在意,做生意手段是其中之一,关键还是产品质量过硬。
对于自家的苹果,刘常青很有信心,从小吃到大,就没有不甜的!
当然,刘常青也不担心这样会被人占便宜,一直试吃而不卖。
占便宜的固然有,但并不是多数,更何况生活在这个地段的人多数都是有头有脸的,谁也不希望因为一个苹果被邻里从背后戳脊梁骨。
果然,那人咬了一口苹果后竖起了大拇指,“好果子,质量比供销社的强上不少,给我三十斤!”
“好嘞!”
刘常青乐呵呵的给这位大哥装果子一直忙了好一会儿,才有得闲的功夫。
刘常青看了眼自己的板车。
装车的苹果能有二百多斤,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卖出去一半了…
看着中午还没过去,还有进出办公楼的人群,刘常青又喊了起来。
等一中午过去,一板车的苹果已经卖出去了一多半,刘常青兜里装着鼓鼓囊囊的一堆零钱,嘴角都要咧到后脑跟去了…
对于前世的他来说,这些钱根本微不足道,哪怕是从办公室坐着,刘常青一秒钟挣的钱也比这多的多。
但是,此刻的刘常青觉得,现在的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快乐。
看了眼车上剩的苹果,刘常青打算全部卖完再回家,剩的不多,更何况晚上还有一波下班高潮,肯定卖的完。
让隔壁卖冰棍小伙帮忙看一下板车,刘常青找了个国营食堂,买了两个馒头,就着咸菜,回来坐在板车上开始吃了起来。
卖完果子后,看着天色还早,兜里还有巨款,刘常青在城里转了一圈。
家里粮食不多了,记忆里家里已经很久没见过油腥了。
这个年代买什么东西都得要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
刘常青从家里出来,兜比脸都干净,更别说有什么粮票了。
但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这年头贩卖票子的不在少数,更别提还有黑市了。
白面一毛二分钱一斤,刘常青要了十斤,猪肉一块三毛钱一斤,刘常青割了三斤…
看供销社柜台商品琳琅满目,刘常青咬咬牙又买了瓶汾酒,买了只烧鸡,想了想又花两分钱拿了两颗大白兔奶糖…
钱这东西不禁花,从供销社出来,刘常青兜里只剩下了一百四十二块五…
花了十多块。
不比城里,这十块钱放到农村足够一个五口之家滋润的过一个月了…
不过刘常青也不心疼,钱这东西没了可以再赚,他现在只求一家人生活的好。
这比什么都重要。
重生1980:从摆摊开始逆袭刘常青、王海燕精彩小说免费阅读,这本小说文笔优美,很适合书荒时期的你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