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是著名作者佚名写的,它的内容无懈可击,文章雅致,这本书是都市风格,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的主角是 梁鸣 姜眉庄 ,以下为你分享本书的精彩内容:第一章“梁鸣,你今天必须把你家的菜地卖了,给我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不然,你就别想娶我!”一道刁蛮任性的女声,在梁鸣耳边响起,他的脑袋还有些发疼,艰难的睁开眼睛。看到面前指着自己鼻子,趾高气昂的女子,梁鸣脸色骤然一变。“我,重生了,重生回到1985年大年初八这天?”见到一脸看不起他的宋梅,梁鸣的拳头不由握紧。
《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精彩章节试读
第一章
“梁鸣,你今天必须把你家的菜地卖了,给我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不然,你就别想娶我!”
一道刁蛮任性的女声,在梁鸣耳边响起,他的脑袋还有些发疼,艰难的睁开眼睛。
看到面前指着自己鼻子,趾高气昂的女子,梁鸣脸色骤然一变。
“我,重生了,重生回到1985年大年初八这天?”
见到一脸看不起他的宋梅,梁鸣的拳头不由握紧。
前世,他和宋梅订婚后,宋梅就找各种理由,把他身上的钱,还有家里的东西,搬回娘家。
美其名曰,孝敬她父母。
实际上,这些好东西,全部都给梁鸣那个蛀虫小舅子花了。
而在离结婚日子还有三天这一日,宋梅带着弟弟上门,要求梁鸣卖父母的菜地,给她弟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
要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300多块钱。
而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8块钱左右。
一年的收入,不到300元。
“宋梅,你知不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多少钱?”
梁鸣目光看着宋梅,沉声问道:
“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你弟买收音机,我们还过不过日子了?”
宋梅不以为然,道:“地卖了,我们可以出去打工,我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又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他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这个当姐夫的,不应该满足他的心愿吗?”
“你到底爱不爱我?”
一旁的宋强,也是附和道:“就是,嘴上说的有多爱我姐,连我姐的一个要求,都不愿意满足,啧啧啧......”
听到这宋氏姐弟不要脸的话,梁鸣气笑了。
前世,宋梅也说过类似的话,而那时候的他,因为被宋梅迷得鬼迷心窍,为了娶到宋梅,不仅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还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小舅子宋强买了台新华牌收音机。
可宋梅却还不满足,在大婚当日,又让弟弟宋强,问梁鸣要了88块钱的开门红包。
梁鸣哪里还拿得出钱,被堵在宋家院子外,好不尴尬。
而小舅子宋强更是对梁鸣一阵嘲讽,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新华牌收音机就是眼前这个姐夫送的。
后面要不是怕误了吉时,梁鸣都未必能把宋梅迎出门。
“我和你姐说话,轮得到你插嘴?”
梁鸣冷冷的看了宋强一眼,道。
对于这个前蛀虫小舅子,他打心里看不上。
被梁鸣的眼神这样瞪着,宋强吓得退后了几步。
四周围观看戏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啧啧称奇。
换做以前的梁鸣,在宋家姐弟面前,一直都是低声下气的。
这是,转性子了?
“梁鸣,你怎么对我弟弟说话的?你是他未来姐夫,你让着他点不行吗?”
看到梁鸣凶自己弟弟,宋梅立马站出来维护她弟。
在她看来,梁鸣就是个外人。
弟弟,才是亲人。
“姐夫?这样的吸血小舅子,我可不敢要。”
梁鸣闻言,冷笑了一声,道。
前世,他和宋梅结婚前,刚好赶上公家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和支持有经营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且允许农民落户集镇,只不过口粮要自理。
也就是国家发布后的第二年,第一批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前往大城市,人数达到2000万人。
梁鸣就是其中一员。
这一年,靠着他的勤奋和努力,干一些苦累活,一个月能赚个30来块钱,在85年的时候,这收入已经追得上一般的国营单位工人。
如果宋梅勤俭持家一些的话,那他们家在村里,绝对算是过得富裕的人家。
可偏偏,宋梅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
结婚后,还隔三差五的回娘家。
每次回去,都把家里的大米,白糖,腊肉,还有各种粮票,都打包一大半,带回娘家。
梁鸣每个月辛苦赚的30多块钱,有一大半都给了她弟弟宋强,还有父母。
梁鸣辛苦干一天活,回到家,有时候连口剩菜剩饭都吃不上。
如果宋父宋母,还有小舅子宋强是个有良心的,梁鸣心里还好受些。
偏偏那姓宋的一家人,就是一群白眼狼。
宋父宋三,一直瞧不上梁鸣这个女婿,一边享受着女婿带来的物资生活,一边嘲讽他没份正经工作。
小舅子宋强,也觉得梁鸣这个姐夫没用,每个月就赚那么点钱,都不够他拿去吃喝玩乐的。
宋母周敏,更是怂恿宋梅,不要给梁鸣生孩子,以免身材变形.
以后离婚了,宋梅还能再嫁,以她女儿的姿色,配得上更好的男人!
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宋梅渐渐的,也觉得自己姿色不凡,梁鸣根本配不上她。
和梁鸣结婚,只是为了解决娘家的吃穿用度问题。
前世,梁鸣给这一家人当牛做马大半生,临死前,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如今,上天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可以靠着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在这个年代迅速积累财富,成为万元户,甚至是百万富翁。
他自然不想再和这一家人,扯上什么关系。
“梁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婚,你是不想结了是吗?”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冷哼了一声,说道。
这一招,从她和梁鸣谈恋爱开始,就用过很多次了。
每次自己只要拿分手,退婚来威胁梁鸣,梁鸣马上就会跪下来,舔她。
“如果和你结婚,就是要支付188的高额彩礼,三转,还要给你弟买一台新华牌收音机的话,那这婚,不结也罢!”
梁鸣脸色漠然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农村结婚,彩礼普遍只要88块钱,家里有富裕些的,会买个手表。
这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还有一响,就是收音机。
只不过这几样东西,就连城里一些富裕人家,也很难凑得出来。
都是婚后,慢慢赚钱买。
之前订婚的时候,宋梅的父母提出这高额的彩礼要求时,也是轰动了十里八乡。
梁鸣的父母,都是镇国营糖厂的工人,在村里算是富裕的村户,这才勉强帮梁鸣凑齐了三转的钱。
就这,也是消耗尽二老大半辈子的积蓄。
如今宋梅又带着弟弟宋强,蹬鼻子上脸,还想要新华牌收音机,梁鸣自然不可能再忍。
“梁鸣,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这个没良心的!”
听到梁鸣的话,宋梅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一次梁鸣居然不吃自己这套。
但旋即,她就先委屈的哭诉起来:
“我爸妈辛苦养育我这么多年,他们要多点彩礼怎么了?”
“我弟弟,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现在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做姐夫的,不是很应该给他买吗?”
“就因为这点钱,你就不和我结婚了?”
“这点钱?”
梁鸣脸色一沉,冲着宋梅冷声道:
“这点钱,就用掉了我爸妈大半辈子的积蓄。”
“你们家四口人,又不养殖鸡鸭,又不出去打工,就靠你在村里种点蔬菜,一个月赚十来块钱,你有什么脸说这种话?”
“就这点钱,你们家不吃不喝,干几年都赚不到!”
这话一出,四周的村民都笑了起来,都在嘲讽宋梅,宋强两姐弟。
“梁鸣,你......”宋梅没想到梁鸣会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气得满脸通红。
以前的梁鸣,总是对她百依百顺的,怎么今天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宋梅,经过今天这事,我也算是明白一个道理。”
梁鸣再次开口,对宋梅道:
“你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你弟也是只会吸你血的蛀虫。”
“你愿意拿自己的血,供养你弟弟,是你的事情。”
“但我不想娶个媳妇回家,还天天把我家里的油米酱醋,粮票,还有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脸色骤变:“梁鸣,你胡说什么,我婚后怎么可能会把家里的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她也是要名声的。
不管嫁给谁,如果女子被贴上一个向着娘家的标签,就连说媒的媒婆,都不敢上门来说亲。
“就是,梁鸣,你不要污蔑我姐,我姐是疼我,但也不是那种什么都会往娘家拿的人。”
宋强也是有点小机灵的,忙替他姐解释道。
外面这么多村民在看戏,要是传出去了,他姐的名声就毁了。
“是吗?”梁鸣冷笑了一声,指了指宋强右手上的手表,反问道:
“那为什么,我送给你姐的定情信物,会在你手上。”
说到这里,梁鸣扭头看向宋梅:“宋梅,这块铁锚牌手表,价值80块钱,是我花了4个月的收入买来,送给你的。”
“你当时也答应过我,会永远把它戴在身上,这才多久,你就把我们的定情信物,给你弟了?”
四周的村民闻言,都对宋梅指指点点起来。
连定情礼物,都能随便给娘家人,还说结婚后,不会把婆家的东西,搬回娘家?
第二章
被当场拆穿,宋梅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但很快,她的脸色就恢复过来,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弟又不是外人,而且这手表你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了,我送给谁,不都是我说了算吗?”
说到这里,她还反讽梁鸣一句:“梁鸣,你还是不是男人,连这点东西,都斤斤计较。”
“这样子,你让我怎么敢嫁给你!”
“那就不结了,我们两个到此为止。”梁鸣斩钉截铁的说道。
“梁鸣,你是认真的?离我们结婚日子就三天了,请帖都发出来了?怎么能说不结就不结!”
宋梅有些慌张起来。
她虽然有些姿色,但论家庭条件的话,还真找不出几家和梁鸣家一样的了。
自己愿意嫁给梁鸣,就是冲着不用干活来的。
“把婚礼取消就行了,我们还没领证,不算夫妻。”
梁鸣淡淡的说道。
“你这样做,让我爸妈的面子往哪搁?”
见到梁鸣真的说取消婚礼,就取消,宋梅又慌又怒,问道。
“那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和我无关。”
梁鸣冷漠的对宋梅,说道:
“现在,你可以滚出我家了!”
见到梁鸣这么决绝,宋梅彻底害怕了。
她连忙拉着梁鸣的手,说道:“梁鸣,我不要你给我弟买收音机了,我们婚礼照旧好吗?”
“不好!”
梁鸣直接甩开宋梅的手,把他们赶了出去。
四周的村民见到没有戏看,都纷纷离开了。
只不过梁鸣退婚的事情,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
梁鸣在镇上打着一份散工。
因为今天宋梅上门,才耽误了他干活。
这半天没去,他的活,恐怕工头已经给别人干了。
不过梁鸣重活一世,自然也不可能再给人打工。
出了院子后,梁鸣走在乡间小道上。
两边大树耸立,空气中还能闻到鞭炮的烟火气。
村里的孩童,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用压岁钱买的炮竹,到处炸干牛粪,刚过完年的他们,手里的压岁钱还富裕着,就连平时舍不得在村口小卖部买的小零嘴,如今都是人手一份。
看着这景象,梁鸣有些激动起来。
现在正是80年代中期,放开包产到户后的农村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国家第一次出现了粮食过剩的供求情况。
为了避免“粮贱伤民”的情况出现,农民开始自发调整土地谋生的生存结构,开始进城务工。
同年,一名京都社科院研究员在《社会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首次提到了“农民工”一词,从此被广泛流传使用。
只不过在当时的“农民工”,可不是社会底层的象征,而是第一批“进城淘金人”。
他们借助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再加上农民工自身拥有吃苦耐力的特性,在城里做点小买卖,很快就富裕起来。
正应了那句俗话,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梁鸣不打算打工,准备自己创业,弄点小买卖。
“卖点什么好呢?”梁鸣心中暗暗想道。
虽说,这个年代摆摊经济只是刚兴起,摆摊市场的各个行业份额还很大,不管做什么小买卖,都能赚到钱。
但不同行业的上限,还是不同的。
“这天气这么冷,都不想在家做饭了。”
“那不行,家里的男人出去干了一天的活,肉,油都得跟上才行。”
听到两名村婶的话,梁鸣眼睛一亮,立马就想到自己可以摆摊卖什么了。
那就是摆摊卖卤鸭!
这买卖,肯定还没有人干,没人干,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还很大。
他去镇上集市,买了一些卤料。
回到家里,梁鸣把院子中的一只鸭子给宰了,拔干净毛后,起锅焯水。
再放入红米粉,酱油,盐,冰糖,桂皮,葱姜蒜,还有其他卤料,大火熬煮起来。
一个小时后,一只色泽红润光亮的卤鸭,就被梁鸣捞了出来。
卤鸭捞出来后,梁鸣又拿来筛子,将锅里的卤料汁筛到另外一个锅里。
然后放入酱油和白糖,大火烧开,最后放入水淀粉,搅拌冷却后,装入盆中。
一锅香喷喷的卤汁,就熬制好了。
“好香啊,大哥,你在煮什么吃的?”
这时,已经是傍晚,读高三的妹妹梁静放学回来,闻到满屋子的香味后,好奇的问道。
看到妹妹那稚嫩天真的面容,梁鸣神情有些恍惚。
前世,梁鸣和宋梅结婚后,家里虽然有些拥挤,但还是够住,但宋梅对梁静这个读书好的小姑子,一直看不顺眼。
为了不让大哥为难,梁静考上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一个人在外面,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
妹妹是家里的唯一的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含金量可是极高的,只要毕业了,那就是农村人嘴里的官老爷。
只可惜后面认识了一个渣男,因为没有家人把关,草草嫁了过去,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体制内的工作,都主动放弃了。
婚后,那个渣男妹夫像变了个人一样,动辄打骂她,日子过得好不凄惨。
这一世,梁鸣绝对不会让妹妹,再经历一次这样的悲剧。
“我在做卤鸭吃,去洗把手,我再炒个菜,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梁鸣笑着对妹妹说道。
梁静一听,天真无邪的说道:“卤鸭?这是什么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我研究出来的熟食,你哥能不能摆摊赚到钱,就看它了。”梁鸣说道:
“等会,你帮我拿拿味。”
听到大哥要摆摊卖卤鸭,梁静也觉得惊奇。
等梁鸣炒好菜,在院子摆好桌子,板凳的时候,梁父梁母正好放工回来。
“爸,妈,你们回来了,晚饭做好了,快坐下来吃吧。”
梁鸣见到父母回来后,笑着说道。
见到梁鸣的神情淡然,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回来的路上,也知道了儿子和宋梅退婚的事情了。
“儿子,你考虑好了吗?确定不娶宋梅了?”
饭桌上,父亲梁敏吸了一口旱烟,一脸认真的问道。
一旁的母亲李兰,妹妹梁静,也都看向他。
“爸,我已经想好了,那样的女人,娶进家里,只会让家门落魄。”
察觉到家人们的目光,梁鸣也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要娶,就娶一个温柔贤惠,勤俭持家的好媳妇!”
“好,那退酒席,还有退彩礼的事情,交给爸来处理,你不用管了。”
父亲梁敏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见到儿子确定退婚后,当即拍板道。
说完,他就准备出门。
“孩子他爹,你去哪?”梁母李兰问道。
“事不过夜,既然儿子想好要退婚了,那今天就去把婚书,还有彩礼要回来。”父亲梁敏说道。
“不用这么着急吧?”梁母李兰迟疑道。
“确实要把婚书彩礼要回来,过了明天,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梁鸣赞同父亲的话,道。
第三章
宋梅家。
“姐,你还说梁鸣有多爱你,我只不过是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他都不舍得给你买,还找借口说没钱。”
“就他爸妈的双职工收入,怎么可能买不起,现在更是拿退婚来威胁你,看来他心里也没多爱你。”
宋强一脸嘲讽的对姐姐宋梅说道。
宋梅听到弟弟这话,脸色也不好看。
以前,梁鸣一直是对她言听计从的,不知道今天发了什么疯,居然敢和她顶嘴,还敢拿退婚威胁她。
“小梅,梁鸣不会真的要跟你退婚吧?他爸妈都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手里端着铁饭碗,你要是嫁过去,靠他爸妈的收入,你们小两口不用干活,都饿不死。”
宋父宋三语气略带责怪的说道:
“我说,你也真是的,这么猴急给你弟要收音机干什么,等结婚后,梁鸣爸妈的钱,不就是你的钱了吗?”
听到父亲这话,宋梅自信的说道:“爸,你放心好了,梁鸣不可能跟我退婚的,我们彩礼都收了,还有三天就到结婚日子了。”
“现在退婚,他连彩礼钱都拿不回去。”
“他今天说的只不过是气头上的话,明天,他肯定就会乖乖买礼物,上门和我道歉的。”
听到女儿这话,宋三微微点头道:“那就好。”
“女儿,明天梁鸣来道歉的时候,你可不能那么轻易原谅他,要让他知道,娶个媳妇不容易,以后他才不敢惹你生气。”
宋母周敏声音刻薄的说道。
“妈,我知道的。”宋梅点头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外传来敲门声。
“宋三,开开门,你未来亲家和女婿来了。”
宋家村村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未来亲家?是梁鸣他爸来了?”宋三闻言,惊讶道。
“看来,是梁鸣要和宋梅退婚的事情,已经在他们村里传开了,他爸觉得他儿子这事做得不对,带着梁鸣来赔礼道歉了吧?”
周敏尖酸刻薄的嘲讽道。
“姐,这是个好机会,等会梁鸣跟你道歉的时候,你跟他要新华牌收音机当赔礼,不然就不原谅他!”
弟弟宋强连忙开口,对宋梅道。
知道梁鸣上门道歉后,宋梅心里也是十分得意,她就知道,这个男人离不开自己。
“放心吧,弟弟,等会我先让梁鸣给你道歉,然后再说收音机的事情!”宋梅自信的说道。
宋梅一家人走出院子,打开了院子门后,就看到梁父梁敏,梁鸣,还有宋家村的村长都站在外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戏的村民。
“梁鸣,你是来跟我道歉的吗?但你今天说的话,太伤我心了。”
宋梅趾高气昂的看向梁鸣,道:
“想要我原谅你,除非......”
没等宋梅的话说完,梁鸣也是笑了出来:
“道歉?我想你误会了!”
“我今晚来,是来正式退婚的!”
正式退婚?!
此话一出,宋梅脸色骤变。
“梁鸣,你和我女儿还有三天就结婚了,你现在上门退婚?你以为婚姻是儿戏吗?”
周敏一脸愤怒的瞪着梁鸣,道。
“我当然知道,婚姻不是儿戏,但我更知道,婚姻不是索取的筹码!”
梁鸣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还没和你女儿结婚呢,你女儿就敢开口,让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她弟弟买收音机了。”
“等结了婚,还不知道她的胳膊怎么往娘家拐。”
“这样的媳妇,我娶不起。”
四周宋家村的村民听到梁鸣这话,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一家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行,你想退婚是吧?我们答应了,我女儿这么优秀,有的是男人想娶。”
周敏有些恼羞成怒,冲着梁鸣尖酸刻薄的说道:
“就你这个乡巴佬,还配不上我女儿!”
梁鸣知道,前世的时候,周敏就一直对他很不满意,结婚前这段时间,一直偷偷的给宋梅相看对象。
只不过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才让宋梅嫁给梁鸣。
即便梁鸣后来靠着时代的红利,成为了万元户,宋梅还是在周敏的洗脑下,依旧觉得梁鸣配不上自己,不仅出了轨,还卷走了梁鸣的全部身家。
这一世,梁鸣只想离这一家人远远的。
“既然你们同意离婚,那在宋村长的见证下,把彩礼和婚书退给我们!”
一旁的梁父梁敏开口,沉声说道。
谁知梁敏这话一出,宋家人就像炸毛的猫一样。
“退彩礼?不可能,你们想都别想。”周敏说道:
“这彩礼,是你们家想娶我女儿,给我们家的钱,现在是你们家自己提出退婚,我女儿又没什么过错,凭什么退!”
“就是,这彩礼给了我家,那就是我家的了,退婚可以,退彩礼,没门!”宋强附和道。
四周的宋家村民,听到宋三一家人这无耻的话,也都哗然起来。
要不是自己村子的人,他们都想骂几句了。
梁鸣早就猜到了宋家人会这样说,淡淡的说道:
“这彩礼,是我以结婚为目的,给宋梅的,现在我们没结成婚,这彩礼自然要退。”
“我把宋村长喊来,就是为了做个公证。”
“如果你们家执意不退,那这件事情,只能闹到乡里去,让乡里的领导替我们家做主了。”
宋村长闻言,顿时就明白梁鸣的意思,忙说道:“梁鸣,这事不用闹到乡里吧......”
这件事情要是闹大了,以后其他村的人一提到宋家村的姑娘,就是向着娘家,骗彩礼的名声。
宋村长可不想宋梅一家人,害的村里其他姑娘都嫁不出去。
“宋三,这彩礼,你们还是退回去吧,没必要为了这事,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宋村长开口,对宋三说道。
其他村民也意识到,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对他们村的闺女也有影响,也都纷纷附和。
“就是,宋三,把彩礼退了吧。”
“你女儿又没结过去,没吃亏,这样吃着别人的彩礼钱,你良心过得去吗?”
听到村长和同村村民的话,宋家人脸色都很难看。
“你,你们到底是哪条村的?怎么冲着外人说话?”周敏怒道。
“他们只是帮理不帮亲,赶紧把全部彩礼钱退了,不要做出让祖宗丢脸的事来。”
宋村长沉声道。
看到村长和村里人都向着梁鸣他们,宋三知道这彩礼是保不住了。
“退不了......”但宋三还是说道。
“嗯?宋三,你是非要把事情闹大吗?”宋村长脸色一沉。
“村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宋三连忙说道:“主要是,彩礼钱我已经花了一部分了。”
宋村长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女儿还没嫁过去,就花女儿的彩礼,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宋家村的男人的名声,也要受影响。
第四章
“还剩多少?”宋村长沉声问道。
“还,还剩88块钱。”宋三低声道。
梁鸣一听,眉头也是微挑,他们家可是给了188的彩礼钱。
这才不到半个月,宋家就花了100块钱了?
“梁鸣小子,你看这事?”宋村长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梁鸣。
“把剩下的88块钱,还有婚书退回来,这事就算了了。”梁鸣说道。
他只想赶紧和宋梅一家人撇干净关系。
这100块钱,就当是打水漂了。
“宋三,听到了没有,还不快点把彩礼钱拿出来!”宋村长扭头对宋三,道。
宋三连忙点头,转身回屋,把剩下的彩礼钱,还有婚书拿了出来。
拿到彩礼钱和婚书后,梁鸣也不想在宋家多待,转身就走。
宋梅看着梁鸣离去的背影,咬着唇角:“妈,他真的要跟我退婚,他真的不爱我!”
“都退婚了,还好意思上门要回彩礼,这样的男人要来干嘛。”周敏尖酸刻薄的说道:
“女儿,你这么漂亮,有的是男人喜欢,这个梁鸣,就是一个乡巴佬!”
“你就看着吧,他以后肯定要打光棍!”
“话虽然这样说,但梁鸣上门退婚,我姐丢了好大的脸,我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一旁的宋强见到自己的“钱”被拿走,心里愤怒无比,咬牙切齿的说道:
“赶明,我找几个兄弟,好好收拾他一顿!”
对于前丈母娘周敏的咒骂,还有前小舅子的打算,梁鸣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临走前,他给宋村长偷偷塞了10块钱,表示感谢,别人村的村长替他说了话,他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多好的孩子啊,可惜碰到一个胳膊往娘家拐的女人。”
看着梁鸣揣着剩下的78块彩礼钱离开的背影,宋村长感叹道。
......
梁鸣家院子中。
梁母李兰和妹妹梁静围坐在小桌子前。
看着面前美味的卤鸭,李兰并没有胃口动筷。
妹妹梁静倒是跃跃欲试,几次想要动筷子,都被李兰用筷子敲停。
“等你爸和你哥回来再吃。”李兰说道。
梁静嘟囔着小嘴,看着卤鸭流口水,但还是忍着。
看到女儿这嘴馋的模样,李兰无奈轻叹:“也不知道你爸和你哥能不能把彩礼钱拿回来。”
“放心吧,哥肯定能把钱拿回来的。”梁静对大哥梁鸣十分自信。
说话间,院子的大门被打开,梁敏父子从外面走了回来。
看到丈夫和儿子回来后,李兰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忙站起来,问道:
“孩子他爹,你们回来了,那彩礼钱,拿回来了吗?”
梁敏闻言,面容一滞,道:“算,算是拿回来了吧......”
“算是?”李兰一听,一脸疑惑。
院子小饭桌前,一家人围坐在吃晚饭。
李兰听完儿子去宋梅家退婚的过程后,叹息道:“能要回88块钱彩礼,也算是不错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李兰心里,还是十分心疼被花掉的100块钱彩礼。
“儿子,你现在和宋梅退婚了,接下来怎么过?是相亲结婚,还是......”
这时,父亲梁敏开口,问道。
见到父亲听到这个事情,梁鸣也直接摊牌道:
“爸,妈,我已经想好了,男人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再成家。”
“等我赚了钱,建了小洋楼,再买个摩托车,什么优秀的姑娘找不到?”
看到儿子居然想建小洋楼,买摩托车,梁敏夫妇都被儿子的志气惊呆了。
旋即,梁敏率先开口道:“儿子,你有志气是好事,不过靠在外面打散工,想建小洋楼太难了。”
“索性我和你妈拿点钱出来,给你在镇上租个铺面,做点米面生意?”
李兰支持道:“对,开个米面铺,说出去,也是个小老板。”
“爸,妈,到城里开米面铺,租金不便宜,而且粮油生意,也赚不了什么钱。我不打算干。”
梁鸣摇了摇头,说道。
八十年代中期后,粮食产量大大提升,粮食的价格一跌再跌,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大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已经从“吃饱”到“吃好”转变。
更何况,这个年代,供销社还如日中天,老百姓买粮油,还是习惯去供销社买。
卖米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
如果再加上铺面租金,还有经营等成本,利润就更少了。
“儿子,米面铺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李兰还想劝几句。
一旁的梁敏看出儿子心有成竹,直接打断李兰的话,问道:“儿子,不开米面铺,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爸,妈,你们觉得我做的这个卤鸭,好吃吗?”
梁鸣笑问道。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都是一愣,旋即齐齐点头道:
“很好吃,色泽红润,卤汁稠浓醇口,鸭肉香嫩香甜,吃了还想吃。”
得到父母的肯定后,梁鸣笑着说道:“爸妈,你们说,就冲这卤鸭的味道,我到镇上摆个摊,卖卤鸭,能不能在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摆摊卖卤鸭?
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脸色一怔,仿佛都被儿子的想法吓到了。
这个年代,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钱,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三百块钱。
梁鸣开口,居然就想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而且,还是摆摊卖卤鸭?
这话,不亚于20年后的人,想靠卖袜子,月入百万了。
“儿子,我们做买卖,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李兰讪笑道。
“不过摆摊卖卤鸭,是个好想法,你想做,就去做。”
父亲梁敏挤出一抹笑容,道:
“不管能不能赚到钱,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听到父母这话,梁鸣知道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能靠卖卤鸭,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但这个目标很难吗?
不,并不难。
卤鸭,看似一种不入流的街边摊位小买卖,但只要做好了,一样能赚大钱。
比如到了九十年代后,一个湖北商人在一个集贸商场旁,开了一家个人经营的卤鸭摊位。
靠着卖卤鸭,鸭副产品,卤蔬菜,渐渐打开了当地的熟食市场。
之后开始不断的开分店,招员工。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卤鸭小摊,成为了一家市值超十亿,拥有近千家门店,数万名员工的卤制食品企业。
而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做“周黑鸭”!
梁鸣现在比那名湖北商人领先十几年时间,又有前世的记忆做背书,加上卤制熟食市场有巨大的空白。
只要他把握住机会,借助时代的东风,必定能快速致富,成为亿万富翁!
第五章
吃过晚饭后,天已经彻底黑了。
梁鸣在院子井边打了水,洗漱完后,就点了一个煤油灯,回屋去了。
这个年代,村子里已经拉了电线,像梁鸣家,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家庭,自然是有电的。
但老两口一辈子节省惯了,平日里,还是点煤油灯。
为了让屋子更光亮一些,梁鸣扭了一下煤油灯侧边的圆环,把煤油灯线放长,火光顿时就大了许多。
梁鸣拿来纸和钢笔,伏在一张木质桌子前,写起了计划:
“1,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七个年头,正是第一次下海经商潮,要把握机遇,赚钱,建厂,抢先一步占据市场。”
“2,爸妈老了,身体日渐衰老了,正好过几年国营糖厂解散,要早点建好小洋楼,让爸妈退休,享清福。”
“3,妹妹的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想为人民服务,这一世,一定要帮妹妹考上汉东政法大学!”
“4,现在市面上的茅台,已经开始涨价,市价8块,黑市20块钱,再过两年,能炒到80块钱一瓶,攒钱,囤茅台,狠狠赚他一笔!”
“5,......”
梁鸣一口气写了很多赚钱计划,越写越是兴奋。
现在已经是80年代中期,他这些赚钱想法,不仅来钱快,而且暴利。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担心被定性成投机倒把。
要是早几年,他这些计划,随便一个,都够他吃几回花生米的了。
......
第二天一早,梁鸣起床后,就拿着搪瓷杯,牙刷,毛巾,走到院子水井边,准备刷牙洗脸。
“哥,你醒了?正好帮我把井水泵出来,我力气不够。”
正在水井边发愁的妹妹梁静,看到梁鸣后,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这个年代,农村地方,很多都还没通自来水。
村民想要用水,只能在院子里打口水井,然后装个手摇水泵机。
这种手摇水泵井,在用水的时候,需要两个人合作。
一个人用水瓢舀水,倒到泵里,另一个人用力压摇杆,把水压出来。
“哗啦啦!”
很快,清澈冰凉的井水,就被梁鸣压了出来。
妹妹梁静则在旁边,赶忙用铝制水桶接水。
梁鸣先用搪瓷杯接了一杯井水,喝了几口,唏嘘道:“这井水,还是那么甜。”
这个年代的地下水,还没有受到污染,重金属没有超标,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洗漱完后,梁鸣就走进厨房,将昨晚的剩菜拿出来,翻炒加热一些,又煮了一锅番薯粗粮粥,一顿早饭就算做好了。
“儿子,你今天要去摆摊卖卤鸭,得买不少新鲜鸭肉吧?你打算去哪里买?”
父亲梁敏吃着早饭,冲儿子问道。
“我等会去镇上集市买就行。”梁鸣回答道。
80年代早期,老百姓想要买肉,得到供销社去,因为肉类资源短缺,供销社的肉不仅贵,而且还得拿着肉票,才买得到。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猪肉产量提高后,上面对猪肉的收购,也从统购改成了合同收购。
加上国家放开了农民养殖鸡鸭的限制,农民养殖鸡鸭超过三只,不再被视为资本主义小尾巴。
所以到了80年代中期,老百姓在集市,农贸市场上,也能买到肉,而且不用粮票,只不过肉价比供销社要贵一些。
吃过早饭后,梁鸣来到镇上集市,找到一家卖鸡鸭的肉铺。
“小老板,想要点什么?”
肉铺老板走了过来,问道。
因为改革开放后,许多老百姓下海经商,所以称呼上,也有所改变。
见人都会称呼为“小老板”,就跟七十年代,称呼对方“师傅”,一个意思。
“你这宰好的鸭子,怎么卖?”梁鸣问道。
“给肉票的话,7毛钱一斤,不给肉票,就9毛钱一斤。”肉铺老板说道。
梁鸣一听,这价钱还算公道,算起来,这一斤肉票,在黑市也差不多要1毛5元钱左右。
“给我来10只鸭子,没有肉票,你称一下,看看多少钱。”梁鸣说道。
那个肉铺老板一听,眼睛都瞪圆了,这是来大买卖了。
眼前这年轻人,看起来穿着朴素,没想到上来就买十只鸭子。
“十只鸭子,一共30.3斤,9毛钱一斤,一共是27块2毛7,给你抹个零,收你27块!”
肉铺老板过完秤后,故作豪爽的说道。
实际上,他内心还是有些肉疼的。
毕竟2毛7,可是能买两斤细粮了。
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一看就是大主顾,和对方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能赚更多钱。
“老板,抹零就不用了,就27块2毛7吧!”
梁鸣自然知道肉铺老板的想法,不过他来集市买鸭肉回去做卤鸭,只是图个方便而已。
后面如果卤鸭买卖做得好,他肯定要找更大的肉食供应商,所以这人情,他不想欠。
说完,梁鸣就从裤袋里,取出一沓用橡胶筋捆住的钱,里面有2分,1毛,5毛,1块,2块的。
他从里面抽了27块2毛7给肉铺老板,就让肉铺老板将鸭子都给他装到网兜里,开好票据给他。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一些摆摊要用的东西后,梁鸣就回了梁家村,开始了卖卤鸭的准备工作。
因为已经做过一遍卤鸭,梁鸣再次制作卤鸭,也变得轻车熟路起来。
起锅架火,下鸭子焯水,放入卤料,熬煮。
为了让卤鸭更加入味,这一次,梁鸣特意熬煮了两个小时。
最后,就是把熬制好的卤鸭捞出来,煮好卤汁后,用一个黄搪瓷缸装好备用。
弄好卤鸭后,梁鸣给院子里的骡子喂饱了草料,然后套上推车。
这年头,老百姓的主要出行工具,还是自行车和骡车。
梁鸣要做摆摊买卖,自然不可能用自行车,用骡车的话,直接停路边,手推车板还能直接当成摊位,更方便。
套好骡车后,梁鸣又将30斤卤好的鸭子,装着卤汁的黄搪瓷缸子,切卤鸭的案板,菜刀,杆秤,还有收钱的菜篮子都搬上车。
除此之外,还有用来包卤鸭的油纸。
一切准备就绪,就欠东风!
第六章
梁鸣在家把厨房锅里剩下的番薯粥都吃进肚子后,就拉着骡车,再次出发,前往城里去。
不到半个小时功夫,梁鸣就来到了县城第三钢铁厂大门外。
这县城第三钢铁厂,是县城的主要产业之一,规模不小,全厂上下,有300多名正式工人,临时工也有上百人。
最重要的是,钢铁工人的工作强度大,消耗快,而且收入高,在当时,是最舍得在吃上面花钱的主。
梁鸣在这里摆摊卖卤鸭,就是冲着他们的荷包来的。
而且因为这第三钢铁厂是老厂,有些布局设计并不合理。
工人们要去钢铁厂的食堂,得先走出大门,再往左走几分钟,才能到食堂。
梁鸣有信心,这些钢铁厂工人一出来,闻到他卤鸭的味道,就能被香得走不动道了
梁鸣把骡车停好后,就开始把摊位铺开,一个个色泽红润的卤鸭,被他摆开来,装着美味卤汁的黄搪瓷缸盖也打开了一角,顿时香气四溢。
不多时,县城第三钢铁厂上午放工时间就到了,许多钢铁厂工人走出大门。
“快冲,晚点食堂就没什么好菜了。”
“嗯?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
工人们刚冲出工厂大门,就被梁鸣摊位上的卤鸭汁吸引,纷纷看了过来。
梁鸣当即喊道:“自创美味卤味熟食,又香又好吃的卤鸭,快来尝尝了。”
“保证你吃了一次,就忘不了,吃了一只,还想再吃一只!”
听到梁鸣的吆喝声,不少钢铁厂工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看到梁鸣摊位上,那色泽亮丽的卤鸭,他们本就饥肠辘辘的肚皮,顿时打起鼓来。
“小老板,你这卤鸭是怎么做的,这么香?”一名钢铁工人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师傅,我这卤鸭,是用各种名贵中药材卤制而成的,制作过程复杂,所以才会香。”梁鸣解释道。
“那你这卤鸭,怎么卖?”
“按斤卖,有肉票的话,1块4毛钱一斤,没肉票的话,1块8钱一斤,一只卤鸭大概3斤左右。”梁鸣说道。
“嘶......这么贵?”那名钢铁工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打退堂鼓了。
他虽然是国营钢铁厂的正式工人,但每个月的工钱也就50多块钱。
即便从去年开始,国家对国营单位的员工的工资做出了优化,把工资分成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还有奖金。
但他满打满算,所有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就60块钱出头。
“师傅,我这鸭子,到农贸市场拿货,没肉票的话,都要9毛钱一斤了,而且我还用了很多中药材卤制的,算上这七七八八的成本,我真没赚什么钱。”梁鸣耐心的解释道。
说到最后,他还强调了一句:“最主要是,我这中药材里,还特意放了丁香和肉桂两枚药材。”
“你们工人每天这么辛苦干活,这两种药材和鸭子一起卤制,能起到补益肾阳,补火化虚的......”
梁鸣还没说完,那钢铁工人就开口打断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这卤鸭价格真不贵,只要1毛8......”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让自己重复,但梁鸣还是耐心说道。
“下一句!”
“我放了很多药材......”
“再下一句!”
“它能补肾壮阳?”
“老板,给我来一只卤鸭!”那名钢铁工人毫不犹豫的掏出5块4毛钱,拍在梁鸣的摊位上:“不用切!我连骨头一起啃!!
“额......”梁鸣愣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
敢情打动对方的,不是这卤鸭的味道,而是它的功效。
不过卤鸭只要能卖出去就行,管对方因为什么原因买。
当即,梁鸣就直接拿来一只卤鸭,把卤鸭放到黄搪瓷缸里,沾了一遍卤汁后,用油纸包好,递给那名钢铁工人。
那名钢铁工人接过卤鸭,直接在一旁蹲着,打开油纸,撕下一个卤鸭腿就吃了起来。
这一口入喉后,他整个人的眼睛都瞪圆了。
浓郁的药材香味和卤鸭肉混合后,在口腔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味道,味蕾仿佛在一瞬间被刺激起来。
一个上午的疲惫感,在这一瞬间,仿佛都消散了一般。
“小老板,你这卤鸭,味道真的香,酱咸入味,药材香很浓!”
“而且好像真有壮阳效果,我感觉整个人都精神抖擞了!”
三两口把卤鸭腿啃完后,那名钢铁工人一边撕着其他鸭肉,一边对梁鸣竖起大拇指:
“这卤鸭卖这么贵,是应该的!”
四周的钢铁工人一听这卤鸭,真有壮阳的功效,都激动起来了。
“老板,给我也来一只卤鸭!”
“我也要一只!”
不一会的功夫,梁鸣摊位上的30只卤鸭,都尽数卖完了。
还有很多后来的工人,看到前人吃卤鸭吃得那么香,而且还听说有壮阳的功效,都是垂头顿足,懊悔自己来晚了。
“小老板,你怎么才做了30只卤鸭,根本不够卖啊!”
“明天,你还来吗?来的话,可就要做多几十只。”
“一定,一定!”梁鸣连忙答应。
他也没想到,这摆摊卖卤鸭的生意,居然这么火爆,才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售空了。
在工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梁鸣收了摊,拉着骡车离开了县城第三钢铁厂。
走远一些后,梁鸣这才有机会数起菜篮子里的钱。
一共54块5毛4元钱!
除开买鸭货和卤料的成本,梁鸣一共赚了27块2毛7元钱。
虽然80年代中期,很多人已经下海经商,但对于普通工人来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
只有钢铁厂这种重要产业的工人,因为干重活,收入才更高一些。
可以说,梁鸣摆摊卖卤鸭,一天的收入,就比得起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卤鸭买卖,大有可为!
“按照今天的销售趋势,明天的卤鸭得翻一倍,才够卖,60只鸭子,去农贸市场,恐怕不好买到......”
激动过后,梁鸣又开始盘算起明天的买卖,他想了想,决定去一趟县里的供销社。
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梁鸣姜眉庄 章节小说精彩阅读,看完结好文,就上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