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完结版阅览_韩春明程建军全新篇阅读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完结版全文_韩春明程建军小说节选试读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

已完结 免费

【正阳门下,鉴宝,爽文,系统,升级,变强,倒爷】穿越到了正阳门下,成为韩春明。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绑定鉴宝系统,任何物品都逃不过他的黄金眼。鉴宝,做倒爷,发家致富!引得苏萌半夜前来敲门。

一九七七年五月,四九城。

春风里还夹着几分凉意。

正阳门下,前门大街,韩春明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顶着风往前走。

他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不过是看剧时随口抱怨了一句,竟莫名其妙穿进了《正阳门下》的世界,还成了剧中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主角韩春明。

好在韩春明向来适应力强,折腾了一阵子,总算习惯了四十多年前的生活,也接受了现在的身份。

眼下推着的这辆二八自行车,就是他最近折腾出来的成果。

可别小瞧这玩意儿——这年头,自行车可是实打实的稀罕货,地位不比后来的私家车差。

当然,韩春明这辆不是新的,顶多算个八成新。

没办法,这年代自行车不便宜,他一个刚从乡下回城的待业青年,兜里比脸还干净。

家里帮衬?想都别想。

老韩家是胡同里出了名的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韩母天天精打细算,都快成半个账房先生了。

恨不能将每个铜板都劈成十瓣儿使。

只得靠自己双手打拼。

说起韩春明这辆二八大杠,还是他从大哥韩春松那儿哄来十块钱,收了辆破车和零配件。

东拼西凑修好后,推到树荫下的修车摊,"倒腾二手货"赚了笔。

接着......

再收车、修车、卖车......

折腾了几天,倒腾了好几回......

如今韩春明不仅得了这辆八分新的二八大杠。

兜里的大团结,也从一张变成了十张!

"推着这车回去,今儿个总算能挺直腰杆了!"

眼瞅着快到胡同口,韩春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倒不是他眼皮子浅。

自打穿越过来,这小日子过得实在憋闷。

韩春明是七四年去房山插队的。

了解那段岁月的人都清楚。

那会儿正赶上"**"闹得最凶的时候。

早几批回城的青年,还能赶上招工分配。

可随着回城的人越来越多,工作机会就金贵了。

轮到韩春明这批人回城时,差事早就抢破了头。

穿越前,原主已经在家闲晃了个把月。

搁现在说,就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家躺平。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完结版阅览_韩春明程建军全新篇阅读

喘口气都遭人白眼!

当然。

除了能出口恶气。

最要紧的是。

有了这车和钱。

总算能改善眼下这苦日子。

穿越这些天,顿顿都是剌嗓子的窝头。

半点油星子不见,韩春明眼睛都饿得发蓝。

"这才刚起步!"

"往后......日子指定越过越红火!"

这个时代……物资短缺,条件艰苦!却也是个遍地机会的年代。

"上辈子白手起家都能赚几十亿,如今手握好牌,岂不更易成功?"

正思索间,一座斑驳的四合院映入韩春明眼帘。

这就是韩家所在。

这座三进院落里,除了韩家,还蜗居着八户人家。

总共住了五十多口人。

算是这个年代的独特风景。

虽说拥挤了些。

可热闹!

还没进院,各家声响就已传入耳中。

几个邻居眼尖,老远就瞧见了韩春明。

目光落在他推着的二八自行车上,纷纷露出诧异神色。

不过惊讶转瞬即逝。

众人很快移开视线。

在他们看来,这车准是借来的。

这反应正合韩春明心意。

省得费口舌解释!

他朝手心哈了口热气,正要推车进院。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高个子青年风风火火冲了出来。

"春明!"

望着这张"熟悉"的面孔。

韩春明神色复杂。

要说《正阳门下》里他最反感谁。

眼前这位绝对排得上号。

作为全剧头号反派,这家伙处处使绊子,最后把自己都逼疯了。

没错,来人正是程建军。

程建军起初没留意,喊完才看见那辆自行车,脸色立刻变了。

先是吃惊,继而羡慕,很快又挤出几分轻蔑。

他指着那辆自行车:“你这车……从哪儿弄来的?”

韩春明的家底,他再清楚不过,怎么可能买得起凤凰牌的二八自行车!

这车,八成是借来的!

虽然心里这么想,程建军还是觉得不痛快。

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念头。

"韩春明突然借车做什么?"

程建 ** 怀疑的眼神打量着韩春明。

眼下,他和韩春明还是"铁哥们"。

对韩春明的脾性,他再熟悉不过。

这家伙除了痴迷那些老古董,对其他东西向来不怎么在意。

突然借辆车回来,肯定有问题。

"等等!"

程建军猛地一惊:"该不会是为了......苏萌吧?"

想到这个可能,程建军的脸色顿时变了。

苏萌。

胡同里最漂亮的姑娘。

正阳门下的百灵鸟。

附近不少小伙子都对她有意思。

程建军也早就盯上她了。

可气的是,高傲的苏萌谁都看不上眼,偏偏和韩春明走得越来越近。

韩春明这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

下乡插队时就特别招女知青喜欢。

现在又要和他抢苏萌。

程建军表面上还把他当兄弟,暗地里却一直琢磨着怎么使绊子,把苏萌抢过来。

所以一直在暗中留意韩春明和苏萌的动向。

前几天还好好的,韩春明不知怎么突然发了两天呆。

接着又早出晚归地消失了几天。

没想到再露面时,居然破天荒地骑了辆自行车回来。

程建军猛然记起苏萌前几日提起想骑车春游的事。

"没错!一定是韩春明要带苏萌去骑车踏青!"

"难怪这小子突然借了自行车回来!"

"可恨!"

程建军越想越确信。

妒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

当初听说苏萌这个心愿后,他立刻盘算着找辆车约她同去。

为此他专门找父亲商量买自行车的事。

谁知父亲只肯出五十元,剩下的要他自己攒。

这实在情有可原。

虽说程父在机关工作,程家在院里也算体面。

但那时公务员薪水本就不高。

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至少要一百多元。

相当于程父好几个月的全部工资。

程父的意思是先资助部分,等程建 ** 作落实后自己慢慢攒。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些天程建军绞尽脑汁想借辆像样的车。

父亲那辆旧车实在拿不出手,用它载苏萌太丢面子。

谁曾想借了这么多天没着落,反倒被韩春明捷足先登。

程建军急得直跺脚。

心里像被生生剜去一块肉似的疼。

"等等!"

程建军突然灵机一动:"说不定还有机会!"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立刻堆起笑脸热络地说:"春明,跟你商量个事儿成不?"

"嗯?"

韩春明将他的反常举止尽收眼底。

其实他本不想理会这家伙。

虽然插队时程建军干了不少缺德事,但毕竟同住一个院子。

原主又重情义,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待。

韩春明早就不是从前那个韩春明了。

程建军眼珠子一转,他就知道这家伙又在打歪主意。

"想算计我?"

"行,今天就陪你玩玩儿!"

韩春明故作配合地问:"怎么了?"

"你这车……"程建军堆着笑脸,"借我用几天呗。"

见韩春明没吭声,他赶紧补充:"放心,不白借!你不是一直惦记我那两枚邮票吗?只要你答应借车三天,邮票就归你了!"

这就是程建军临时想出的"妙计"——借车。

你不是要用车约苏萌吗?

我抢先一步截胡不就行了!

要说韩春明会不会借……

要是平白无故地借,程建军还真没把握。

可加上那两枚邮票,情况就不一样了。

韩春明对老物件痴迷得很,这点程建军再清楚不过。

当初为了那两枚邮票,韩春明可没少缠着他。

其实那邮票对程建军来说跟废纸差不多,但就因为韩春明感兴趣,他故意留着当筹码,就等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至于韩春明会不会中招?

程建军信心十足。

"借车?"

韩春明不动声色地扫了程建军一眼。

原来打的是这个算盘。

至于邮票……

韩春明脑海中闪过一段原主的记忆。

那是他在程建军家偶然发现的两张邮票。

两张邮票一大一小,一横一竖。

图案大致相同:上方是鲜红的中国地图,中间印着“全国山河一片红”七个大字,下方则是工农兵群众高举红宝书,背景布满红色标语和飘扬的旗帜。

整张邮票以红色为主调,极具视觉冲击力。

这段记忆如电光火石般掠过韩春明的脑海。

短短几秒后,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这是……”

穿越前,韩春明就热衷收藏。

虽只是业余爱好,但多年积累让他练就了不俗的眼力。

剧中的原主更是九门提督关老爷子的亲传 ** 。

如今穿越而来,韩春明不仅继承了原主的全部记忆,连鉴宝能力也完整保留。

结合后世的鉴定知识,他现在的眼力已不输专业藏家。

因此,仅凭这段记忆,韩春明立刻认出——这正是集邮界公认的稀世珍品“一片红”。

关于“一片红”,还有段传奇往事。

它分为“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两种版式。

其中“小一片红”于1968年11月25日率先在四九城发行。

邮票发行不到半天,一位地图出版社的编辑发现票面中国地图轮廓存在误差,特别是中苏、中缅边境线描绘不准确,且缺失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随即通过官方渠道向邮电部反映情况。

邮电部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紧急通知各省市邮电管理局回收"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所有退回邮票统一作销毁处理。

但因个别邮局提前出售,导致少量"小一片红"邮票流入市场。

由于存世量极少且背景特殊,这枚邮票成为收藏界追捧的珍品。

单枚拍卖价格曾逼近百万元大关。

而"大一片红"则更为罕见。

作为设计方案的第二稿(第三稿"小一片红"为最终发行版),"大一片红"本不该流通,仅因意外流出数枚。

三十余年后,某次春季拍卖会上,一枚"大一片红"以730.25万元成交,刷新国内单枚邮票拍卖纪录。

此后市场上再未出现"大一片红"的交易记录。

穿越前,韩春明认识的某位收藏家曾公开表示愿出千万高价求购,最终未能如愿。

据可靠消息,当初流出的"大一片红"仅有八枚。

历经数十年还能存世的,更是屈指可数。

此刻程建军手中竟同时持有大小"一片红"两种珍邮。

这让韩春明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他激动的神情被程建军尽收眼底。

"果然......"

程建军暗自得意。

他故意不作声,任由韩春明的情绪持续升温。

韩春明很快回过神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