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声深深第一章阅读_大唐迷案新章节更新

[大唐迷案]完整版在线阅读_高林声深深更新/连载更新

大唐迷案

连载中 免费

平行世界的大唐,六个疑案,宰相高林声与检校千牛卫中郎将高寒能否拨开迷雾寻找真相,我们的故事,从一封八百里加急开始讲起。平行世界请勿代入现实

夜色如墨,浸染着凉州官驿。白日的喧嚣与紧张仿佛被这浓重的黑暗吞噬,只留下无边的寂静与压抑。驿馆内专为高林声准备的那处独立院落,书房窗口透出的烛光,成了这沉沉夜色中唯一稳定而明亮的存在,如同茫茫迷雾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书房内,陈设简单,一桌,两椅,一榻,以及靠墙摆放的几个书架,上面零星放着些驿馆常备的书籍卷宗,大多积着薄灰。高林声已换下白日那身正式的紫色常服,穿着一件半旧的深灰色棉袍,坐在书案之后。案上,一盏黄铜烛台插着三根儿臂粗的牛油大烛,火光跳跃,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在身后素白的墙壁上,微微晃动。

高寒则坐在高林声对面的那张椅子上,依旧是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腰背挺直,如同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他面前也放着一杯清茶,却并未动过,只是目光沉静地看着高林声铺开一张质地坚韧的上等宣纸,用一方雕花青玉镇纸压住一角。

高林声取过一支狼毫小楷,在砚台中饱蘸浓墨,却并未立刻落笔。他抬起头,看向高寒,烛光在他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中闪烁。

“高将军,白日勘查现场,夜间讯问人证,可谓毫无头绪,亦可谓线索纷杂。”高林声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冷静的审视,“你我都亲眼所见,那库房堪称铜墙铁壁,门窗锁具完好,墙壁屋顶无损。八百万两饷银,绝非小数,更非轻物。依你之见,贼人究竟用了何种手段,方能将其在重重守卫之下,搬运一空,且不留明显痕迹?”

高寒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恭敬答道:“回大人,末将愚见,此案诡异,超乎寻常。若依常理推断,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既然事实已然发生,则必然存在我等尚未洞察之关窍。贼人所用手段,定然超出了寻常盗窃之范畴。”

高林声微微颔首,似是赞同。他不再多问,手腕悬停,笔尖终于落于雪白的纸面。他运笔沉稳而迅捷,线条流畅,不多时,一幅凉州官驿的简图便跃然纸上。虽为简图,却方位准确,结构清晰,库房、马厩、驿丞住所、兵士营房、围墙、大门等关键建筑一一标明,甚至连白日里高寒发现模糊压痕的库房西北角墙根,也做了一个小小的标记。

“既然常理难通,那我等便先将这常理一一排除。”高林声放下笔,用手指点着图纸上的库房,开始了他的推演。

“首先,暴力抢夺。”他声音平稳,如同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库房外有固定岗哨,有流动巡逻,官驿内外更有驻军。若动用大量人马,强行攻入库房抢夺饷银,必然引发激烈搏杀,声响震动绝不会小。然而,所有值守兵士,包括被临时换岗、短暂离开者,皆言当晚平静,未闻任何异常打斗之声。此为一不可能。”

高寒凝神细听,目光随着高林声的手指在图纸上移动,微微点头。确实,大规模武装抢夺,不可能不留下任何战斗痕迹和声响,这与所有人的口供相悖。

“其次,内部监守自盗。”高林声的手指移向代表驿丞住所和兵士营房的标记,“此为目前看似最可能,却也疑点最多的一种。若驿丞周福、队正王猛,乃至部分兵士合谋,利用职务之便,暗中转移饷银,确实有机会避开外部耳目。”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然而,有几个难关他们无法绕过。第一,钥匙。库房钥匙分由驿丞与队正麾下火长分别保管,需两人同时在场方能开启。即便他们串通,同时盗用或复制钥匙,但案发后钥匙完好,并无复制或暴力开启痕迹。第二,时间。八百万两白银,重量惊人,即便他们内部全员参与,想要在夜间短短几个时辰内,在不惊动其他无关人员的情况下,将其悄无声息地运出官驿,藏匿他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官驿大门夜间落锁,且有守卫,大量车辆人员出入,绝无可能瞒天过海。第三,动机与销赃。如此巨款,他们盗取之后,如何处置?凉州地界,突然出现大量官银,极易被发现。而他们若真有此胆量和能力策划如此大案,又何必屈居于此小小官驿?”

高寒接口道:“大人所言极是。而且,从今日讯问来看,内部人员虽有隐瞒,但多半是畏惧担责,或受人胁迫,对其是否具备主导如此精密盗窃的能力与魄力,末将持保留意见。尤其是那临时换岗与短暂的如厕时间,看似巧合,却更像被人精心利用的环节,而非主谋策划的核心。”

“不错。”高林声赞许地看了高寒一眼,“那么,最后一种常规可能,外部潜入。”他的手指在官驿围墙外虚画一圈,“贼人自外部潜入,避开巡逻,开启库房,盗走饷银。这同样困难重重。官驿围墙虽非军营那般高耸,但也绝非轻易可翻越,且墙上并无攀爬痕迹。即便有高手潜入,如何在不破坏门窗锁具的情况下进入库房?此为其一。其二,即便进入,如何将如此巨量的银两运出?翻越围墙搬运显然不现实。若从大门运出,则又回到内部监守自盗面临的难题——如何避开守卫耳目?”

烛火噼啪一声,爆开一个灯花,光线随之摇曳了一下。高林声拿起小剪,细心剪去焦黑的灯芯,火光重新变得稳定明亮。他放下银剪,目光重新回到图纸上,眼神变得愈发深邃。

“三种常规可能,似乎皆被堵死。”高林声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陷入僵局的凝重,“暴力抢夺,无声无息;内部盗取,困难重重;外部潜入,痕迹全无。那么,这八百万两饷银,莫非真的插翅而飞了不成?还是说……”他拖长了语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我等忽略了某种非常规,甚至可称之为‘匪夷所思’的手段?”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高寒:“高将军,你久在军中,见多识广,可曾听闻过,有何种方法,能令如此重物,于密闭空间内,悄无声息地消失?”

高寒迎接着高林声的目光,心中念头飞转。他知道,这是高林声在引导他思考,也是在考验他的见识与想象力。他沉默了片刻,将自己所知的各种奇闻异事、军中传言在脑中过了一遍,最终,一个在白日勘查时便隐约浮现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谨慎地开口道:“大人,末将才疏学浅,未曾亲见。但曾听闻,一些古老的陵墓修建,或是大型工事构筑时,为运输物资、隐匿行踪,有时会挖掘密道。亦或是……某些机关巧术,能移动墙体,开启暗门。”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高林声的神色,见其并无不悦,反而露出倾听之色,便继续道,“末将斗胆猜想,是否……在这官驿库房之下,或者其毗邻之处,存在一条不为人知的密道?贼人并非从门窗出入,而是通过密道,直接进入库房内部,将饷银转移。如此一来,门窗锁具完好、外墙无痕、夜间无声等诸多矛盾,或可解释。”

“密道……”高林声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中精光骤亮,仿佛黑暗中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微光。他猛地站起身,绕过书案,再次走到那张官驿简图前,俯身仔细审视起来。

“密道……若真有密道,入口会在何处?”他喃喃自语,手指在图纸上库房的各个位置划过,“库房之内,地面青石板铺设紧密,敲击之声沉闷,不似有空洞。墙壁亦是实心……那么,入口很可能不在库房内部,而是在其外部,某个隐蔽的、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发现了猎物的老猎人。“高将军,你白日在外勘查,可曾发现库房周围,有何处的地面、墙体,或是邻近建筑,有不同寻常之处?比如,那个你发现模糊压痕的西北角墙根?”

高寒也站起身,走到图前,指着自己标记的那个位置:“回大人,此处墙根泥土确有异常,但经挖掘,并未发现通道入口。不过……”他沉吟道,“若真有密道,入口必然极其隐蔽,或许并非直接位于墙根地表。可能藏在某处废弃的设施之下,比如……那个紧邻库房西侧的废弃马厩?”

高林声顺着高寒所指看去,图纸上,库房西侧确实标有一处较小的建筑,注明为“废弃马厩”。他回忆了一下白日所见,那马厩确实破败,堆放着一些杂物和干草,当时并未过多留意。

高林声深深第一章阅读_大唐迷案新章节更新

“废弃马厩……”高林声直起身,在书房内缓缓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来回晃动,“若入口藏于其内,确实不易察觉。而且,马厩与库房仅有数步之遥,若从地下挖掘一条短暗道通向库房,工程量并非不可想象。”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高寒,脸上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丝真正意义上的、带着破局希望的神色:“高将军,你此想,大胆却未必虚妄!纵观此案,处处透着不合常理之诡异,那么,其破解之道,或许也正在于跳出常理之藩篱!这密道之猜想,虽听起来有些玄奇,但却是目前唯一能相对合理地解释所有矛盾的可能!”

高寒见自己的猜想得到高林声的重视,心中并无得意,反而更加沉稳,抱拳道:“此乃末将一点愚见,是否属实,还需实地验证。或许只是末将胡思乱想,徒劳无功。”

“是不是胡思乱想,查过便知!”高林声断然道,语气中充满了决断,“明日!明日一早,你我便亲自带人,以那废弃马厩为重点,对库房周边所有可能之处,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寸土地,任何一块砖石!老夫倒要看看,这凉州官驿的地底下,是否真的藏着一条能吞下八百万两白银的‘贪食之蛇’!”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夜风带着凉意涌入,吹动了他花白的须发,也让烛火一阵摇曳。“若真有密道,那此案性质便截然不同。能预先在官驿之下挖掘如此工程,绝非短期可为,亦绝非寻常毛贼所能谋划。其背后所图,恐怕远比我等想象的要深。”

高寒也走到窗边,立于高林声身侧稍后之处,沉声道:“大人放心,明日搜索,末将定会安排妥当,确保搜索彻底,亦护卫大人周全。”

高林声点了点头,望着窗外无边的黑暗,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高将军,你可曾觉得,此案查到如今,仿佛一直有双眼睛在暗处看着我们?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似乎在那双眼睛的预料之中?”

高寒心中一凛,仔细回想抵达凉州后的种种,尤其是那看似完美却漏洞隐现的口供,那干净得诡异的现场,缓缓点头:“大人明察。末将亦有此感。对手……非常狡猾,且对官驿内外、乃至我等查案步骤,似乎都颇为熟悉。”

“是啊,”高林声轻叹一声,关上了窗户,将寒意阻隔在外,“所以,明日搜索,需快,需密,需出其不意。绝不能给对方反应和掩饰的时间。”

“末将明白!”高寒肃然应道。

烛光下,这一老一少,一相一将,基于对案情的深入剖析和同一个大胆的猜想,终于确立了下一步明确的行动方向。书房内的气氛,不再仅仅是凝重与压抑,更多了一种即将揭开谜底的、带着紧张感的期待。高林声的逻辑思维与排除法,结合高寒基于经验的想象力与补充,使得二人之间那种基于专业与信任的初步工作默契,在这一夜的推演与对话中,悄然建立并巩固起来。

夜已深,但对于决心已定的探查者而言,黎明前的黑暗,正是行动的最佳掩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