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迷案高林声深深小说全集免费阅读_(高林声深深)全文阅读无弹窗(大唐迷案)

[大唐迷案]完整版在线阅读_高林声深深更新/连载更新

大唐迷案

连载中 免费

平行世界的大唐,六个疑案,宰相高林声与检校千牛卫中郎将高寒能否拨开迷雾寻找真相,我们的故事,从一封八百里加急开始讲起。平行世界请勿代入现实

五月的长安城,本该是牡丹竞艳、柳絮纷飞的时节,东西两市人声鼎沸,曲江池畔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帝国都城的繁华与安逸。然而,今日笼罩在龙首原上空的大明宫,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沉重的铅云死死压住,连穿梭于重重宫阙间的风,都带着一股凝滞不前的压抑。

一阵急促得近乎癫狂的马蹄声,如同利刃般蛮横地撕破了皇城外围刻意维持的宁静。一名背插三支代表最高紧急等级的赤羽、浑身笼罩在尘土与汗水中的驿骑,以几乎要从马背上栽落的姿态冲过朱雀门,嘶哑的喉咙迸出泣血般的呐喊:“八百里加急!陇右道凉州军报!八百里加急——!”那声音扭曲,充满了不眠不休的疲惫和一种更深沉的、近乎崩溃的惊惶。这封急报像一块烧得滚烫的烙铁,经由一道道骤然洞开又迅速闭合的宫门,被一双双颤抖或凝重的手,以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传递向帝国的权力中枢——含元殿。

御座之上,年约四旬的皇帝李琰,面容英挺却难掩连日操劳带来的倦色。边关不宁,突厥时有寇边之讯,已让他心神损耗。当他展开那封由内侍几乎是小跑着呈上、火漆密封且沾染着明显汗渍与尘土的急报时,侍立在丹陛两侧的近臣们清晰地看到,皇帝宽阔的手背上,青筋在瞬间虬结凸起,捏着那方轻薄绢帛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死白色。他那张平日里尚能维持帝王威仪与镇定的脸庞,先是呈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僵硬,仿佛无法理解眼中所见的文字,随即,一股压抑到极致的怒火,如同地底奔涌千年终于寻到裂缝的岩浆,轰然冲垮了他所有的克制,在他眼中熊熊燃烧起来。

“八……百万两!”皇帝李琰的声音起初竟有些微的嘶哑,但随即变得冰冷刺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带着千钧重量,砸在含元殿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回荡在每一个噤若寒蝉的臣子耳边,“整整八百万两饷银!在凉州官驿,在尔等口口声声、屡次保证固若金汤的重兵把守之下,不翼而飞!谁能告诉朕?!”他的目光猛地扫过阶下黑压压的人头,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那贼人是如何做到的?莫非是生了翅膀飞进去,又腾云驾雾将银子运走了不成?!还是说,我大唐的边军,我大唐的驿防,都已经成了纸糊泥塑的摆设?!”

最后一句,已是声色俱厉,蕴含着无边的愤怒、痛心,以及一丝被深深刺痛了的帝王尊严。阶下文武百官,衮衮诸公,此刻恨不得将头埋进胸前的笏板里,无人敢在这个时候抬头,去承接那天子之怒。陇右道二十万大军的命脉,维系边关稳定、抵御外侮的基石,竟在起运前夕,于被视为绝对安全的核心枢纽之地凭空消失!这已远远超出了寻常盗匪案件的范畴,这是对国本的悍然动摇,是对皇权的赤裸挑衅!消息若彻底传开,不仅朝野震动,只怕那些本就因粮饷不时拖延而颇有微词、又直面突厥铁骑压力的边关将士,军心立时就要溃散。后果不堪设想——轻则边防洞开,烽火连天;重则……营啸兵变,山河倾覆!无人敢再往下细想。

一阵令人窒息的死寂之后,须发已见花白的兵部尚书,颤巍巍地挪出班列,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惶恐与虚弱:“陛下……息怒!凉州刺史、都督及一干相关官员,均已上表请罪,自劾待参。据……据初步奏报,存放饷银的库房,内外并无强行闯入之痕迹,锁具完好无损,当晚值守官兵……亦……亦未察觉任何异动,此事实在……实在诡谲异常,非……非寻常……”

“诡谲异常?”皇帝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将那封被他捏得皱褶的急报狠狠掷于御案之下。绢帛滚落,展开在众臣眼前,那上面潦草而惊惶的字迹,仿佛都带着凉州官驿夜晚的寒意。“好一个‘诡谲异常’!这便是尔等兵部,便是凉州上下给朕的交代?! 边关将士还在枕戈待旦,等着这批粮饷饱腹,等着军械御敌!若因饷银短缺,而生出内变,致使关防失守,这千秋骂名,这江山社稷之危,是尔等来担,还是朕来担?!”

他的目光如冰冷的刀锋,缓缓地、极具压迫感地扫过丹陛下的每一张面孔。有人面露深深的愧色,低头不语;有人眼神闪烁,似乎在急速思考着如何撇清关系;有人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漠然,只求火不要烧到自己身上。皇帝心中怒意更盛,他深知,这煌煌朝堂之上,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各有心思。此案背后,绝不可能仅仅是一伙胆大包天的蠢贼那么简单,那无声无息运走八百万两白银的手段,本身就预示着极大的不寻常。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与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压力累积到顶点之时,文官队列最前方,一人稳步出列。他的动作沉稳从容,与周遭惶惶不安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此人年纪约在五旬上下,须发已见微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纹丝不乱。面容清癯,颧骨微凸,一双眼睛却不见丝毫老态,反而锐利如鹰隼,开阖之间精光闪动,仿佛能穿透一切精心编织的谎言与迷雾,直指问题的核心。他身着紫色朝服,腰佩金鱼袋,气度沉凝如山,正是当朝宰相,高林声。

“陛下,”高林声的声音平和而沉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殿中每一个人的耳中,奇异地抚平了几分躁动不安的气氛,“当务之急,非是急于追究罪责,而是必须尽快追回饷银,稳定边关军心。贼人手段纵然诡谲莫测,但既然已经行动,则必留痕迹。世间绝无真正完美无瑕、不着痕迹的罪案。恳请陛下授予专断之权,遣一得力之臣,火速前往凉州,实地勘查现场,厘清线索,务求在消息彻底扩散、边关可能生变之前,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追缴赃银,以安军心,以固国本。”

皇帝李琰的目光落在高林声身上,那翻腾的怒火稍稍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混杂着对这位老臣能力的绝对倚重、对此行艰险的担忧,以及一丝孤注一掷的期待。他深知高林声之能,其人心思之缜密,经验之丰富,临危不乱之气度,满朝文武无出其右,确是处理此等棘手、诡异案件的不二人选。然而,此去凉州,路途遥远,案情诡异如鬼魅,背后可能牵扯的势力更是盘根错节,风险极大,堪称九死一生。

“高相所言,字字珠玑,正合朕意!”皇帝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与种种顾虑,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冷静与决断,“此案关系社稷安危,非重权、非能臣不可为!高林声听旨!”

“臣在。”高林声面无波澜,深深躬身施礼,紫色袍袖垂落地面,姿态恭谨而坚定。

“朕命你,全权负责调查凉州饷银失窃一案!特赐你便宜行事之权!”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沉甸甸的信任,“沿途所经州府官员、边军各部,皆须听你调遣,全力配合,不得有误!凡有阻挠调查、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者,无论品级高低,背景如何,尔可——先斩后奏!”这“便宜行事”四字,尤其是“先斩后奏”之权,几乎赋予了高林声在办案过程中,于特定范围内的最高生杀予夺之权,可见皇帝此次决心之巨大,已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掣肘。

“老臣,领旨谢恩!”高林声再次深深一拜,脸上并无半分得色,唯有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与凝重,“必当竭心尽力,理清真相,追回饷银,以报陛下信任,以安社稷江山!”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随即转向武官队列一侧,那里站立着一位身姿格外挺拔的年轻将领。“检校千牛卫中郎将,高寒!”

“末将在!”一声干脆利落、不带丝毫拖沓的回应骤然响起,如同金铁交鸣。只见一名年轻将领应声出列。他年约二十七八,身姿挺拔如傲立雪中的青松,面容冷峻,线条硬朗分明,剑眉斜飞入鬓,一双眸子却沉静如古井寒潭,不见丝毫波澜。他并未像某些武将那般全身甲胄鲜明,只着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外罩代表千牛卫身份的绛红色军袍,腰间佩着一柄看似寻常的三尺长剑。那剑鞘古朴无华,并无宝石镶嵌或繁复纹饰,但与他整个人浑然一体,隐隐透着一股收敛到极致的锋芒,仿佛剑在鞘中,亦随时可爆发出石破天惊的一击。他行动间悄无声息,步履稳健,却又给人一种猎豹般蓄势待发的、令人心安的可信感。

书名:大唐迷案高林声深深小说全集免费阅读_(高林声深深)全文阅读无弹窗(大唐迷案)

“饷银案关系重大,不容有失。高相身负皇命,深入险地,其安危更是国事重中之重。”皇帝李琰看着高寒,语气严肃无比,“朕命你,即刻于千牛卫中遴选三百精锐,随行护卫高相前往凉州!沿途一应安全事宜,皆由你全权负责!高相若有半分差池,朕唯你是问!”

“末将遵旨!”高寒抱拳领命,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辞保证或表态,眼神坚定锐利,已然彻底进入了护卫者与执行者的角色。他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护卫当朝宰相并涉及惊天大案的重任而显出丝毫紧张或激动,仿佛只是接到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指令,而他将以绝对的专注与能力去完成它。

之后的朝会,又在皇帝几句针对相关衙门的严厉训诫和紧急部署中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但所有的核心决策,已然在此刻下达。随着内侍一声尖利悠长的“退朝——”响起,文武百官如同退潮的海水般,怀着无比复杂、各异的心思,从宏伟而压抑的含元殿中缓缓退出。许多人经过依旧站立原处的高林声身边时,或投以同情的目光,或隐含深深的担忧,或仅仅是礼节性的、带着敬畏的点头示意,却无人敢上前多言。

高林声并未急于随着人流离开,他站在原地,略微整理了一下因躬身而微有褶皱的紫色袍袖,目光平静如水,看向正迈着沉稳步伐向自己走来的高寒。

“大人。”高寒走到近前,约三步之外站定,抱拳行礼,姿态恭敬标准,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一丝不苟的距离感,那声“大人”称呼得自然而又郑重。

“高将军,不必多礼。”高林声微微抬手,虚扶一下,目光不着痕迹地再次细细打量了一遍眼前的年轻将领。他早已听说过这位检校千牛卫中郎将的名头,知道其虽年纪轻轻,但武艺高强,出身将门,行事沉稳果决,心细如发,在过去的几次重大宫廷护卫任务和京城巡查中表现出色,屡受嘉奖,是年轻一代将领中难得的翘楚,很得皇帝赏识。如今近距离观察,更觉此子气度沉凝,眼神清澈坚定如山间清泉,不卑不亢,确是可造之材,亦是此行不可或缺的可靠臂助。

“此行前往凉州,路途遥远,案情诡谲,背后恐有莫测之凶险。老夫的安危,以及一应调查的护卫周全之事,便有劳高将军了。”高林声语气平和,听不出丝毫宰相的架子,更像是一位即将共同远行的长辈,在诚恳地托付重任。

“分内之事,职责所在,大人放心。”高寒的回答依旧简洁有力,没有任何华丽辞藻,“末将即刻前往千牛卫衙署,调拨最得力的人手,整顿车马、器械、粮秣,确保一切就绪,明日拂晓时分,便可准时出发,绝不延误行程。”

“好。雷厉风行,效率甚高。”高林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点了点头,随即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用一种看似随意的口吻又道:“对了,将军久在军中,对于此次饷银失窃之事,以你观之,可有任何初步的看法或猜想?”他这个问题问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既是想听听这位以行动力和军中经验见长的将领,是否会有些不同于朝堂文臣的、更贴近实际的视角,也是借此机会,进一步试探高寒的思维敏锐度。

高寒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略微沉吟了片刻,浓黑的剑眉微蹙,似乎是在心中谨慎地措辞,并梳理自己的想法。片刻后,他才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高林声,开口道:“回大人,末将愚见,此案……绝非寻常盗匪所能为。八百万两饷银,数量巨大,重量更是惊人,绝非少数人徒手或凭借简单车辆可以短时间搬运。在重兵驻扎、岗哨林立的官驿之内,能做到悄无声息地运走,不留明显痕迹,非有极其周详缜密的计划、内外精诚之接应、以及……某种我等目前尚未想到的特殊手段或通道不可为。因此,抵达之后的现场勘查,尤其是对库房内外每一寸土地、每一处结构的仔细检查,将是揭开谜底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是突破口。”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核心,虽然言语简洁,却与高林声内心深处的初步判断不谋而合,甚至更加强调了现场勘查的重要性。高林声眼中那抹欣赏之色更深了一些,这高寒,果然并非只是一介只知执行命令的武夫,其思维之缜密,对事理之洞察,远超其年纪所示。

“将军所言,深得此案关键。”高林声颔首,语气中带上了几分真正的商讨意味,“的确,如此巨量白银,如何‘消失’,便是此案最大的谜团。一切答案,或许就藏在凉州官驿的那间库房之中。望你我此行,能协力同心,拨开这重重迷雾。”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卫大人周全,协助大人查清此案!”高寒再次抱拳,语气坚定无比。

高林声不再多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抬手示意高寒可以自去忙碌。高寒会意,再次行礼后,便转身,迈着依旧沉稳而迅捷的步伐,向着殿外走去,那绛红色的军袍下摆在转身时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看着高寒离去的挺拔背影,又环顾了一眼这骤然空旷下来的含元殿,高林声轻轻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殿外,五月的阳光试图驱散阴云,洒在龙首原上,却难以穿透这大明宫深处弥漫的沉重。他抬起手,轻轻按了按微微蹙起的眉心,那锐利如鹰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极其凝重的思虑。

“八百万两……凉州……无声无息……”他低声自语,声音微不可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手在搅动风云?此番前行,只怕是步步惊心啊……”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挺直了原本就未曾弯下的脊梁,迈开步子,沉稳地向外走去。明日拂晓,一场关乎边关稳定、帝国颜面的硬仗,便将开始。而他与那位年轻的将军,这对刚刚开始接触的搭档,能否在这迷雾重重的险境中,寻得那一线生机与真相,此刻,尚是未知之数。唯有那御座之下,“便宜行事”四个字,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既是无上的权柄,也是不容退缩的如山重任。

相关推荐